第6部分 (第1/4页)

多,没接。

许墨就知道她会这样说,早想好了台词说服她:“买给我用,你这个我都用不惯。”

小玉知晓她有洁癖,听她这说,便没在推辞。

清早起来,小玉就要出门买蚊帐,许墨便让她顺道买些颜料回来调色,她还担心小玉记不住那些颜料的名字,便写了纸条,

小玉出门后,许墨披着外套又继续作画。

其实画的大体昨天已经弄得差不多,等小玉回来,许墨刚好画完,只等上色。

古代人画画,不强调真实感,立体感,只注重笔墨的韵味,着色较浅,大多人物画出来都差不多,没那么真实。用素描画出的画,强调写实,逼真,而且非常细腻,看上去画里的人物都是很有立体感,形体感的,若是再配上油彩,那便更真实了。

不过古代没油彩,许墨上好色,看着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她明白,再好的画,少了油彩,这画便也就是缺了其中最主要的特色。

许墨决定去试着调油彩,她大概还记得油彩所需的成分。

最简单的一种是用蛋清调和赭石、或者藤黄、花青,后面这两种都有一定毒性,不好找,许墨只好选前者,赭石可以用茶色替代,方式也很简单,将茶叶用水煮过几遍,颜色要浓一点,然后去掉茶渣,放一个晚上茶水便可以拿来用了,而且颜色比赭石的颜色好,感觉更透气。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自己需要色颜色,比如古代没有的色泽。

许墨用了小半天去调和,终于在午时调好,她也不耽搁,直接开始涂彩。

小玉端饭菜进来的时候,许墨刚好收笔,正在晾画。

开始她还没怎么在意,但放餐盘的时候无意间瞄了眼那副画,顿时有些瞠目结舌:“小姐,三三……三姨娘怎么在画里?”

看了小玉的反映,本来觉得有些不足的许墨满意地卷好画,这副画像能画出这种效果,已属难得,虽然她对画画要求完美,但先天条件不足,她也只能如此了。

简单说了画的由来,许墨开始想怎么把画送进自己府上,在那样夸过严氏后,她是不可能亲自去送的,小玉和吉祥也不能去,这两孩子在府上溜达的时间比她多,去了就是不打自招。

思量了一二,许墨最终决定出门找个不相干人来送画。

趁小玉收拾碗筷,许墨进了内室换了吉祥那套衣服,又找来寻常人家用得旧布包好画,这才偷偷出府去,她在离安定侯府不远的地方寻到一个好人选,是个沿街讨饭的老人,脚有些坡,看着很没精神,但面相却很慈祥,许墨觉得这样的人不会耍心思。

老人在安定侯府门口惴惴不安,他忍不住回头看街角的许墨,见其摆手在催,很着急的样子,便想着刚才许墨说得好处硬着头皮去了。

好在严氏早嘱咐了门房最近会有人来送画,也顺带提醒了句来人衣着很下乘,但衣着下乘到什么程度却没说,门房虽然早有准备,却也万万没想到送画之人是个这么下乘的乞丐。

门房皱眉,便要说检查,然后不等老人作反映,便在那双漆黑的手里抢过画卷。

谁知道他刚打开,还没来及看上一眼,就听身后有人不满怒斥道:“一个个都堵在门口作甚,成何体统。”

☆、9009

门房回头,见是二爷送诗词会的一杆朋友出府,吓得两手一抖,画卷便散落在地上。

简静正好走过来,看见地上的画,很惊讶的发现画中人是他家妾侍,不过更让他震惊的是这人画的如真人在画中一般,动作,表情,身形,都栩栩如生。

“这画真是好手笔,可谓是妙笔生花,巧夺天工。”说话之人是当年和简静同为三甲的探花郎张生,此人便是以一手好字画让当今圣上亲点为探花郎的,能被他赞的画,自然不是凡品。

其它人虽然不比他那么识画,但见画中人宛如真人,也不免出口称赞。

简静见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品论,还有人不时伸手去摸画质,想着画中严氏那么真实的身影被人摸来摸去,他顿时黑了脸,连忙卷起了画看向门房:“这画从何而来的?”

门房自从瞧见画中人是严氏,就一直在冒冷汗,听简静如此问,连忙指向边上被人无视的老人道:“回二爷,是这位要……老人家送来的。”

众人齐齐望去,老人顿时想跑,“小老儿只是……只是送画的。”

“那画的主人呢?你可认识?”简静很爱画,最爱人物仕女图,知道世间还有人画出如此好画,自是想认识认识。

“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