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被江充阻拦,连宫都进不了。刘据走投无路,为了自保,当机立断,先下手收捕了江充一伙人,并斩了江充。

为预防不测,刘据急忙派人通报卫皇后,并调集军队保卫皇宫。但由于看管不严,被监押的宦官苏文等人逃了出去,报告汉武帝说太子起兵造反。汉武帝大怒,立即下了一道诏书,下令捉拿太子。

不得已,刘据只好打开武库,把京城里的囚犯武装起来,抵抗前来*的军队,并欲调集胡人军团与北军①与之对抗,但事与原违,胡人军团反被汉武帝调集前来*,北军则闭门不出。结果是双方混战,长安大街上尸横满地。最后刘据被打败了,他逃出长安,躲无处躲,只得上吊自杀,两个儿子也被杀死。

这场造成汉武帝骨肉相残的大乱,史称“巫蛊之祸”。

姚崇讲完这个故事,叹了口气。他相信,以凌风的聪明,当会感受皇宫的种种诡秘和血腥。而且,姚崇也只能拿前朝的事来说,而当朝的诡秘他一个字也没提。

“使君的意思我明白。其实,当朝这种血腥残杀之事,凌风虽没亲历,但也见过了。”凌风淡淡地说。

“见过?”姚崇眉毛一踢,忙问。

“佛门功夫‘开天目’,不知使君信也不信?”

“大侠高人,老夫不会不信。”姚崇微笑。

凌风于是讲了自己以往开天目之所见。

姚崇内心波浪翻滚,暗忖此人神异近妖,能为朝廷所用最好,不能用真是应当除去。

“子不语怪力乱神。葛洪也说,天地至大,举目所见,犹不能了,何况玄之又玄,妙之极妙者乎?”姚崇眯着眼睛,低头了啜一口茶,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郎君何不以天目自寻真相呢?”

“其实凌风的天目也是时见时不见,并不能随心所欲。”凌风苦笑,“所以,那天我把惠范私卖度牒的账册给了王皇后,以让皇后的地位更稳固,让闺女有一个更好的保护屏障。”

姚崇大惊:“此举弊了!”

“为何?”

“这不是给了人家一个攻击皇后干政的口实吗?后宫干政,这是圣上最忌讳的事啊!”

皇宫诡秘,凌风哪里想到这一层,不禁大急:“是我害了皇后啊,如何补救,使君教我。”

“还可以取回来吗?”姚崇盯着凌风。

“时日已久,怕是取不回来了。”凌风摇头。

姚崇抚髯沉吟了一会,说道:“事已至此,能否补救,就看皇后的心机、智慧以及圣上的态度了。如果圣上还念发妻之情,此事当是不了了之。如果另有他想,皇后也就危险了。而凌郎君就你而言,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郎君整天在外围溜达,终是不得要领,只会疲于奔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老夫以为,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姚崇知道,如果王皇后真的不能生育,就算神仙也难救了,别人要拉她下来,账册无非是一根轻轻的稻草而已。愿上天保佑吧。而那帮密制长生汤之徒,单靠官府的力量,肯定无能为力了,因为其背后的势力足可以和官府对抗。而且,他们很可能就与官府盘根错节。以侠补世,是官家的悲哀,也是官家的无奈。

也许,这就是利用。大仁不仁,为了大唐,什么力量不能利用?什么人不能做棋子?

姚崇并不感到自己卑鄙。

第二天,一匹快马出了同州城。万千飞鸟,遮天蔽日,那马稍作停留,便直向长安城驰去。

马上的凌风对蔚为壮观的鸟阵来不及赞叹。二月春风浩荡,同州三江相汇处,鱼、虾、虫、蛇、黑鹳、丹顶鹤等大大小小的动物正在觅食。可它们一点也不知道,为数众多的白肩雕、金雕等猛禽也站在高大的椿树上,目光如炬,虎视眈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无处不在。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姚崇“扬汤止沸,莫若去薪”的提示让凌风茅塞顿开。凌风告别姚崇离开同州回到长安,和铁拐李、江花儿商议,决定动用丐帮的力量,在长安城撒网,全力查找吴连山背后人物的蛛丝马迹,铲除吴连山等贩婴团伙的根基,为闺女和天下的婴儿寻一平安的环境。

这本来不是他的责任,也不是丐帮的责任但发现了,岂能不管?

“虽千万人,吾往矣。”凌风说这话时慷慨悲壮。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三章 四相捨瑁�2)

根据姚崇的建议,凌风找到了工部尚书魏知古。姚崇说,魏知古就是自己推荐为相的,而且自己不在京城,诸事不便,另外同州距离京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