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须离她而去。就也是说,她的爱是无用的,爱的最后结果一定是失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六章 看电影(1)

……1……

昌弱在电影院门口站了半个多小时后终于看见理发师的纤细手指在她眼前晃动:“对不起,我迟到了,塞车。”理发师在他微微上台的左手腕上瞟了一眼,说:“快进去吧,电影已开始很久了。”

昌弱被理发师拉进一片黑暗,只剩宽大屏幕上不停晃动的画面为他俩寻找座位提供可怜的一点亮光。坐下以后,理发师似乎很快便投入到电影的剧情中。昌弱借着微弱的光线在半明半暗中凝视着他,她的思绪一直停留在电影院外,停留在理发师到来的那一刻。她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理发师遵守与她约会的时间呢?

塞车,这真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当汽车这种东西从工业化流水线上大量爬入街道,城市就被格式化了。城市的节奏发生了一种波浪似的起伏变迁。从慢至快,再从快至慢。但人的心境却始终处于一个急躁的状态,不同的是,原有的安静的急躁被另一种异化的喧闹的急躁所替代。不论是载货的车或者是载人的车,不论是公共汽车或者是出租车,不论是私车或者是官车,在遭遇交通拥堵这一恼人的状况时,位于车上的人都会发出车真是太多的感概,随之展开批判交管部门对于汽车管制的不利,说应该限制车辆的日益剧增云云。似乎只有自己乘座车辆才是尊重科技发展的结果,而其他车辆的存在便是不合理的。于是越来越多尊重科技发展的人热情地投身于车辆的购置中,从而造成更大规模的交通拥堵。所以,塞车,这个借口就光荣的诞生了。谁也不知道将何时塞车,塞多长时间。正是因为塞车的不可预知性,迟到的人在迟到的时候就会心安理得地将塞车这一状况解释给等待者。

昌弱发现理发师的脸庞在闪烁的光线中变得异常陌生,就象套了上一只别样的面具。是不是每次面对她的时候理发师都会套上不同的面具?昌弱突然如此思考,她开始回忆与理发师的每一次接触。她惊异地发现,这些接触带给她的感知都是不同的,差异在一次次的接触中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似乎在与她玩一种神秘的藏躲游戏。这想法使昌弱感到迷惑不安。昌弱的思绪又回到了塞车的问题上。或者,理发师根本就没有遇到塞车的状况,他说了一个多数人都会说的谎言。而此前一段时间内,他或许是与一个女人在约会,女人缠住了他,在他要离开她的时候她耍了一个小手段,他为此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他迟到了,但是他的理由却是塞车。

强烈的灯光将电影院内照得通亮,生动的画面被枯燥的演员名单替代。

电影结束了。

“走吧,电影放完了。”理发师简单的话语中藏着些许解脱。

理发师走在前面,昌弱跟在后面。

与进来时的黑暗不同,此刻可以清晰的看见电影院的全貌,当然亦可以看清行走的路面。昌弱在即将离去的时刻涌出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她在步出大门的时候回头望了一眼依然滚动的字幕,她看见字幕在最后定格为四个方正的大字:谢谢观赏。

……2……

“这还算一部不错的作品。”理发师在走出电影院后对昌弱说:“我们去吃火锅怎么样?我知道这附近有一家不错的火锅店。”

“火锅?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提议。”

“你觉得这电影怎么样?”理发师用手搂住昌弱的肩,“往这边走。”

“喔,电影?”昌弱心中一阵恐慌,她不能让理发师察觉她压根儿就没看电影:“电影很好,我倒想听听你的评价。”

“是的,正如我刚才所说,这是部不错的电影。虽然我们没有看到开头。片中的女警司反复强调这是一场秀,是一场挽回警界声誉的秀,而这的确也像一场秀。表面上看警方导演了这场秀,警方以直播缉拿罪犯的方式通过媒介公示警察的英勇形象,以回击警方在之前所遭受到的质疑。这场秀的导火索是一个在关键时刻投降于匪徒的胆小警察,当然这个画面我没看到,是在情节中猜测到的。但是这场秀的创作者却是那几个匪徒,正是他们逼得警方颜面扫地,才迫使警方以这样的方式展开追击。警方与匪徒都懂得如何利用传媒。警方想法设法掩盖自己无能的一面,只将警员英勇的情节展现出来,而匪徒却尽力将警员失败的情况让公众知道。”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六章 看电影(2)

“是的,是这样的。”昌弱回应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