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宋柱国嘿嘿一笑,我这人真还不知道什么叫见外,我们现在急需一部电台,兄弟能帮我想想办法吗?杨威说,一部电台是小问题,回去我就想办法。

杨威去睡觉的时候,宋铁柱紧急叫来了李文继,让他连夜起草了一份文件,把联庄会的况以及我们将可能会面临的问题通知到各个工作队,反复强调了两点:一是目前只开展抗日宣传,不建立组织,在宣传上一定要做到只谈抗日、不论阶级。二是统一对外的名称:冀察挺进支队口里游击队。李文继起草好文件,让工作队员们誊抄了10几份,连夜让警卫班的战士送到10里外的赵庄,让骑兵小队分头送到了各个工作队。

天亮时分,警卫班长江辉跑进来报告,门口有个自称田文斋的人求见,还带了5个跨盒子枪的马弁。宋柱国整理了一下衣服,亲自跨出房门到大门口迎接。手撑文明棍带着金丝眼睛的田文斋拱拱手,开口就问道:请问贵军是哪部分的?为什么未与村公所联系就擅自在此驻军?请问贵军欲以何为?宋柱国看对方连珠炮似的问了好几个问题,马上就意识到这是来给下马威的,也不把来人往里面让了,就站在大门口冷冷的说:敢问先生,是代表抗日政府还是代表汉政府前来查户口?田文斋把眼镜一推:抗日政府怎么说?汉政府又怎么说?宋柱国回道:“如果抗日政府,那么请进来共商抗日大计;如果是汉政府,那么,按惩治汉条例,”宋柱国把头一摆,两边的警卫战士一拥而上,立即把田文斋一行全部包围起来。田文斋哈哈大笑,“好大的胆子,傅大队长见了我还让我三分,你竟敢如此无理?”宋柱国毫无表的说:“缴了他们的械,把人带进来。”

正在此时,杨威从房里匆匆赶出来:“宋司令且慢,一场误会。我来给双方介绍一下,这位是宋柱国宋司令,这位是田各庄保长、联保会会长田文斋先生。都怪我行动迟缓,导致双方误会,田先生里面请。”田文斋没想到搬出傅庆彪还碰了宋柱国一个大钉子,锐气不减了三分,自己给自己下了台阶:“哦,原来杨参谋也在此,都是自己人。宋司令,休怪田某无理,贵军每次经过都是先到鄙宅报到,所以这次误会误会。”

宋柱国还是毫无热忱的手一摊:田先生,请。

田文斋大喇喇地坐在上首,向宋柱国拱拱手,“宋司令,昨夜贵军自称挺进大队口里游击队,这个番号过去没听说啊。”宋柱国也拱拱手:“对不起,田先生,这是军事秘密,在下无可奉告。”田文斋还是不死心,又问:“贵军就这二十多条枪,就敢袭击口里镇的骑兵部队,真是英雄气概呀。”杨威在一边插话说:“昨天宋司令差点全歼了追击我们的骑兵,只跑掉两个。”田文斋微微动容,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掩饰了一下,言不由衷的夸奖道:厉害,厉害。

李文继在一边说道:田先生是看不起我们这二十几杆枪,还是对我们国家的这场抗战没有信心啊?如果说我们这二十几杆枪不敢打鬼子,那么目前敌强我弱,日军的进攻凶猛,前些日连武汉也给打下来,是不是我们的武器装备不如日本人,我们就应该停止抗战,全民投降做亡国奴啊?田文斋话里有话的说:“别误会,田某承蒙父老乡亲抬举,负有周全乡土维护村民的职责。乱世多土匪呀。”李文继毫不放松的追问:“既然田先生认为守土有责,那为何又替日伪政权募集粮草,我没弄错的话,今年田先生征集的公粮有60%都支援了日伪军吧?”田文斋恼羞成怒的说:“我有什么办法?军队不能保护我们,我们只能靠自己委曲求全,让乡民们少受点损失罢了,再说了,你们挺进支队哪次募粮我少给过?”李文继毫不客气地说:“你们田各庄联庄会也有3、40条枪吧,这些枪用来干什么,防止我们这些抗日的土匪?没看见田先生用来打鬼子啊?”田文斋理屈地说:“都是中国人,谁不想抗日啊?这几条枪能和鬼子打吗?消灭不了鬼子反而遭到报复该怎么办?”

宋柱国看一时半会也转变不了他的思想,就站起来说:“田先生,我们相信你还是有民族大义的,你暂时为维护村里少受日伪军侵害而**在敌我之间,我们也能理解你。但是,我要对你说的是,千万别死心塌地的为日伪军做事,去做个死心塌地的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你应该明白,如果全中国人都怕牺牲,那么我们民族早就该灭亡了。请吧,田先生。回去后好好想想。”

田文斋额头上沁出粒粒细汗,“宋司令,受教受教。有时间一定再来拜访。田一道汉的罪名坐实了吗?千万别诬陷了好人。”李文继在一旁插话:“田先生,欢迎你来参加公审大会。”

田文斋走到大门口,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