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1/4页)

果然,第二天早晨华视春节的第一次新闻播报,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京的大佬们陪同吴冕同志在现场观看了春晚,而且吴冕同志在稍后还接见了演员代表赵无极同志和李馨欣同志。

新闻后的“短评”说,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赵无极同志,并不是艺术专业出身,是去年刚刚从西川师范大学经济系毕业的大学生,本可以分配到县级机关的他。竟然选择了卢江县最偏僻的山区乡。并用他学到的知识造福乡梓,其探索组织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当前农村和农民脱贫致富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赵无极同志无疑是当代大学生的榜样。

这条新闻,是在赵无极离开大内之后,吴冕同志与一号首长、二号首长商量后作出的决定。他们以此表达着他们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回应着某些思潮。

当赵无极得知这条新闻后,马上就想到了这条新闻的后遗症:从此。他所做的任何事情,他的一举一动,都将受到公众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关注!

后世有人说,出名趁早!但赵无极却明白,出名后的各项麻烦事也将迎面而来,自己。终将失去自由而宁静的时光!

不过,这个时候赵无极还不知道这个新闻,新闻播出时,他还躲藏在系统之中,撰写一份《关于研究与发展高新科学技术暨科技工作的建议》,这份建议,也是他离开吴冕首长后才想到的,无论如何。老人对自己这么好。他得写个东西,作为给老人的“回礼”吧。

在写这个东西之前。赵无极自然从系统中获知了华夏此前已经有了一个“高技术计划”,史称“863计划”。

计划涉及到生物技术领域、航天技术领域、信息技术领域、自动化技术领域、能源技术领域、激光技术领域、新材料领域、海洋技术领域等25个主题研究。

这个计划是以官方主导推动的高技术计划,在此后的20余年里,国家投入了300多余元资金,共有15万名科技工作者围绕这一计划开展工作,取得了一批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华夏官方的这个计划无可厚非,这是在特定年代的特定产物,后世也证明这个计划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当赵无极用系统的“方案优化”功能对其进行优化之后,发现了几处“硬伤”,当然,这个硬伤,只有赵无极能够看出来,或者只有【理想国】系统能够找出来。

第一个硬伤,是整体的。即这个“计划”虽然确实了主题,但研究“路径”却不够明晰,或许因为资料的欠缺,或许因为起点太低,总之,如果按这个“计划”研究下去,是很费时费钱费力的。

针对这一点,赵无极逐项进行“优化”,将“路径”、“方法”、“步骤”等明晰起来。并同时指出,一旦出了某项成果,这项成果对相关研究或产业的巨大促进作用。

第二个硬伤,部分主题的确实费而不惠。意思是这些主题要达到的目标稍为有些高,以华夏目前的实力难以做到,应该对目标进行阶段性分解,一步一步地来。

第三个硬伤,则是计划项目上的偏见。在后世,发动机技术一直是华夏的“疼痛”。发动机技术,不是高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也不是新技术,它是一种传统技术,但是,它甚至比高新技术对国家经济的影响还要大。华夏要成为超级强国,必须要解决“心脏”不好的毛病。

与“心脏”不好相关的问题,则是华夏特种钢材、合金技术不过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华夏即便成了全球第二的经济实体,可在制造业的关键领域,华夏还得依赖于进口。而要进口这些东西,华夏不得不拿出利益进行交换。

对此,赵无极以自己“材料学专家”的身份,直接从系统中兑换了几种特种材料技术,稍加改头换面后,附在了建议后面,只要相关专家多做几次实验,就能完善这一技术。当然,赵无极没敢兑换太先进的东西,大约也就是米国或普国刚刚投入生产的技术。

第四个硬伤,则是对环境科学研究的忽视。虽然官方那份计划里有生物技术,有海洋技术,但却不是从环境的角度进行思考的。关于这一点,赵无极直接指出,国家应注意沙漠化、臭氧层与温室效应、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等,尽快建立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科体系。

第五个硬伤,则是对“软实力”的忽视。赵无极以米国的好来坞为例,第一次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建议政府在开发建设项目时。加强对传统文化、文物、旧城进行保护。着力打造和保护华夏“名片”。

第六个硬伤,忽视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运用。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