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 (第1/4页)

无极的“治学”水平已经很高了,但当年刘静一讲的那些,依然有用。

“好,好。无极同志啊,我们找你来,是想请你看在母校的份上,帮一帮我们西川师大。”刘静一终于发招了。

“西川师大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赵无极有些不太明白。当然,赵无极能帮到母校的地方肯定很多,但西川师大事情那么多,谁知道他们哪一方面需要帮助?

“我从有关文件上看到,你现在是科技部特聘高级顾问,又是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我们几个刚才简单地研究了一下,想特聘你为西川师大的教授,并为我们主持几个研究项目。你看如何?”

刘静一说完,其他几人则望着赵无极,在他们看来,赵无极应该能够答应。当然,他们也知道科技部那个特聘高级顾问,以及两院院士,那个本本是不那么好拿的,赵无极能够得到这个级别的承认,肯定是有真才实料的。

只是,刘静一忘记了一点,他此时根本就不知道赵无极擅长哪些研究,贸然提出这个要求,万一与赵无极所擅长的领域不符呢?

“刘老师,各位,非常不好意思。目前,我不能接受您们的好意。除非你们能够说动科技部,让我来担任母校的特聘教授。”赵无极稍一思考,就拒绝了刘静一的建议。原因很简单,如果赵无极答应了西川师大,那么,京都大学、京华大学、东复大学这些一流学府呢,当时,赵无极可是去这几所大学都演讲过的啊,都有人脉存在那儿。

赵无极这个拒绝,其实也留一条缝儿,那就是您们能够说动科技部,那么,我也可以来做这个教授。想来科技部肯定不会答应,因为西川师大的科研水平在全国高校排名,至少在100名之后了。(未完待续。。)

403章 赵无极喜欢的方式

“这,这……你就不,考虑,考虑?”刘静一没想到赵无极拒绝得如此干脆,语言顿时就结结巴巴起来。

“刘老师,说真的,我对母校也很有感情,但这种特聘教授我真的不能答应。因为我一旦答应了,其他学校来找我怎么办?我的精力毕竟有限啊。”

“老刘,算了吧。赵无极说的也是实情。”副校长郑道元也是一脸失望。或者,这事儿,他们真的还欠考虑。

“对了,郑老师,您老是分管母校科研工作的,您看没看到过,国办发过一份《关于发展高新技术以及科研体制改革的决定》?”赵无极想了想,还是不要拒绝得那么彻底,给他们想一些办法吧。

“我们刚刚领到那份文件,准备开校后好好研究呢。”郑道元说道。

这份文件对于西川师大来说,刚刚收到也是实情,因为赵无极在去米国之前,就去科技部审核过这个文件,而且,赵无极审核签名是单独一栏,也即如果赵无极不同意的话,这份文件有可能就发不下来,或者得重新修改。

自然,这份文件是根据赵无极的那份关于发展高新技术和科技工作的建议来写的。

“这份文件,我在京都时,就以科技部高级顾问的身份审核过。但是,这份文件对于西川师大来说,也是一个机遇。”赵无极这话,既展示了自己的身份,又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众人听到这里,眼前一亮,赵无极这家伙,有货啊。

“啊,无极同志,请说,请说。”刘静一此时哪里不知道。赵无极不能做特聘教授,但“指点”一下母校那是肯定可以的,何况这是在卢江,也不影响赵无极什么,假如要让赵无极到西川师大去搞科研,即便只是去指导一下,也容易给别人抓住机会。

“国家开列的那些高新技术项目,对于母校而言,有两项可以重点考虑,一项是计算机系统技术。未来一定是计算机大行其道的时代,这个方面,母校的数学系有一定基础,此时重视,必将在未来科技中占有一席之地;另一个是生物技术,母校的生物系科研力量也比较强,现在开始抓,几年后就能见到效果。至于其他的高科技,母校并没有优势。以其全面开花,还不如重点突破。”

“嗯,很好。不知,生物技术应该从哪个方面突破呢?”郑道元原来就是生物系的教授。也有一些不太出名的科研成果。

“食用菌。”赵无极说道。

“食用菌,这个也太偏门了啊。”郑道元有些不理解,西川师大的食用菌研究有些基础,但并不是西川师大的强势项目。

“各位老师。科学研究除了人才外,还需要什么?还需要钱!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产品。这说明市场非常需要食用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