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 (第1/4页)

对于波音系列的大飞机,赵无极有了自己的“神创号客机”后,根本就瞧不起那种东西。见米国竟然如此做,赵无极当即让系统设计了一款略高于波音性能的常规大型客气,并与华夏东北飞机制造厂进行联合生产。

华夏是能够生产飞机的,她的战斗机在第三世界国家非常有市场,其技术水平只比米国的飞机落后一代。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华夏的技术储备确实不够充分。有了赵无极的加盟,无论是战斗机还是大型客机,华夏的工程师们,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消化了全部的技术资料,并决定上马生产。

赵无极对战斗机不感兴趣,因为那东西比大型客机更没有用。虽然赵无极拿出来的大型客机资料也没多大意思,但对于积累相应的大型飞机的生产经验,却具有特别的意义。

大而快而强的飞行器,是未来星际作战与星际旅行的基本方向。像赵无极此时装备的“银鹰系列”那东西,说到底,是针对中小型目标,譬如与太空机甲作战,而且靠的是成千上万的有如蝗虫一般的数量。

即便是成千上万的数量,口径10mm的能量炮,让其对着【神创基地】连轰三天三夜,也不可能让神创基地受到任何损伤。

对于赵无极拿出来的这款略超米国波音客机的飞机设计,华夏的专家们终于为其取了一个颇有诗意的名字:凤凰。不过,赵无极马上让其改名为“凤凰1型”,因为这种飞机赵无极只准备让华夏生产5年,只要训练出了一批合作的产业工人和工程师后,赵无极将上马真正用于星球内飞行的大飞机:凤凰2型。

与凤凰1型相比,凤凰2型的优点实在太多了!活性合金机身,全喷气式启动,垂直起飞和降落,可在空中悬浮,是名符其实的“空中客车”。

当凤凰2型的生产经验积累到差不多了,赵无极便将上马“凤凰3型”,这是一款类似于航天飞机的东西,同样可以垂直起降,亦可以在空中刹车,因为可以在大气层外飞行。

至于更高级的“凤凰4型”,自然,就得飞向月球了……(未完待续。。)

508章 刚性管理

如果说有一种产品,最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实力,那么,这个产品非飞机莫属,而且非客运大飞机莫属。

空军使用的战斗机一类的产品,虽然也能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国家的实力,但其中的情形比较复杂。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只要有心,举全国之力,总能制造出相应的东西,譬如后世的西亚某国,时不时地爆发出一些新的军事技术和产品。

这种不计成本的研究与生产,虽然也能振奋国民精神,但终究不是正道。因为它并不符合经济学原理,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人类的本质需求。

所谓技术,有一个基本特征,那就是无论何种技术,都必须促进投入与产出的比值上升。投入愈小,产出愈大,说明这种技术愈高,反之则愈低。

一个国家只能生产战斗机,说明它掌握着某些尖端技术,但不能说整体技术就很高。事实上,后世华夏战斗机的心脏——发动机,要么是进口的,要么是模仿别人的;或者干脆是合作生产或别人技术转让的。

而客运大飞机却有所不同,因为它的用途是商业客运,目的是讲赢利;造飞机的企业要赢利,买来飞机搞航空客运的企业也要赢利。这两个条件,不但要求大飞机必须舒适、安全,而且其飞行寿命也必须尽可能地长久。

心脏不好的飞机,寿命怎么可能长久?

好在赵无极有先见之明,在上马大飞机之前,早就与华夏开展了发动机方面的合作,其合作的项目包括航空发动机、船舶发动机、汽车发动机这三项最常见的产品,当然还包括工业中五花八门的发动机。

华夏也是能产发动机的,只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等级至少相差二十年甚至更长。这二十年的时间差,也可以理解为材料差。加工工艺差。

华夏的设计师们并不比别人差太多。事实上,华夏并不差天才的设计人才,差的是把这种设计做出来的能力。一个设计明明很好,但做出来的产品却总是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不过,因为赵无极,这方面的问题也正在一个一个地解决。

这个解决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反而是极其痛苦的过程。

华夏的工业意识中,从来就不太讲究“精益求精”四个字,否则,“精益求精”怎么会成为几乎大多数企业的口号之一?

正是因为在生活与工作中缺少精益求精的意识。因此官方才提出这样的口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