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故呛土质系哪锛医璧摹�

这此债还没还清,小四就出生了,小四出生后林氏的身体一直不好,小四也是弱弱的,他一直都是费着银钱来养的。而她前几日病了,家里更是雪上加霜,能借的亲戚朋友都借了,也才够给她请大夫。

如今他们家总共欠了七两银子左右,其实她大伯娘的八百文钱不算多,但紧要的是后面的债主。她知道那些债主都在等着呢,若他们将大伯娘的钱还了,他们必然会上门来讨债的。

七八两银子并不算多,要是放在她还在童家那会,她定是不看在眼里的。但此刻,一文钱逼死一条好汉,原本她是真不打算走以前的老路了,但见到自家的爹娘就差被人指着鼻子大骂了,她又如何能忍心?

她如今只恨自己的本事不够,她上辈子学的最多的就是察言观色,以及如何讨人欢心。杨宜头一次恨自己,上辈子怎么没学些傍身的本事呢,刺绣,她的手艺只是一般,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做点心了。嗯,为了讨童文栋的欢心,后来还认了点字,后来他的心不在她身上了,为了能挽回他,她还在这方面下了苦功,她本就是个通透之人,花了两三年时间,尽管做出的诗不像样,但却是会认字了。

王婆子一来,杨宜就知道,她进童家的日子近了。

近日她也是寻思了良久,想着凭自己脑袋里的东西能不能改善一下家境,倒还真给她想出了个法子来,不过那个法子是能来钱,却是极费时的,她家是等不及了。只能指望日后了,她想着叹了口气。

又想了半宿,她仍旧没想出个好办法来。只有她进了童家,他们家的境况才会好起来。她觉得,似乎有只无形的手,推着她往既定的路上走。突然,她眼前一亮,猛地从炕上坐了起来。她真是糊涂了,进童家,不代表她一定会走老路啊。

想不走老路,避开童家,自然是最好的,但退一步想,进了童家,她也未必会走老路。她的姿色纵然可以,但童家的妙龄丫环不少,出挑的也不少,只要她不像上辈子一样上赶着使计谋爬上童家老爷少爷的床,应该没人会注意到她。

而且她进童家,也有不少优势,至少各房各院主子丫环的脾气,她不说都摸得通透,但少说也能晓得个五六分。再者,童家的月例极高,一等丫环是三两银子,二等二两,便是洒扫做粗活的也有一两银子。这份月例,放眼整个通洲也是有数的。她进去后,家境应该能改善不少。

再者,她手上会的一些东西,像她家这般穷苦的家庭根本就不可能学会的。拿认字这点来说吧,他们庄里就只有两家的孩子有能力去私塾,一个是里正家,一个是村子东边的富户陈家。她没进过私塾,家里也没请过先生来教过,事有反常即为妖,若哪天她不小心露出了马脚,那后果可不是她能承受的。这两日她闲着无事做了些针线,针脚比以往齐整密集,都引得林氏纳闷了许久呢。

若是去了童家,那么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分析了利弊后,尽管她心里对童家仍有抵触,却已下了决断。

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其他的一切,只能徐徐图之了。

作者有话要说:是夜,杨大勇出门去了,还没回来,林氏给他留了饭菜,就招呼几个孩子先吃了。

吃罢了饭,几兄妹都窝上了炕。

“今儿王婆子又来了?”杨大勇脱掉身上的大衣,道。

听出丈夫对王婆子的不喜,林氏轻声道,“嗯,来了一会。”

“说啥了?”

“没啥。”

“以后没事少和她来往。”

“哦。”林氏一边应着,一边从炉子里拿出温着的饭菜,“怎么样,今儿顺当吗?”

说到这个,杨大勇用饭的速度慢了下来,几不可见地叹了口气,“走了几家,总共才借到六百文钱。”

这年头,借钱难啊,平日交情多好的兄弟,一说到钱就不行了。

“这可怎么办,明天就是第三天了,要是借不到足够的钱,指不定大嫂要怎么闹腾呢。”林氏一脸焦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年下,谁不是过得紧巴巴的。你也甭急,明儿我再去走几家,定能再借到两百文钱的。”

屋外的话一字一句传进杨宜的耳朵,这世道就是这么现实,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碳的少。她知道爹这两天都在为银钱的事忙碌着。她也在思忖着将来的路该怎么走。

她不想走回老路,并不是觉得做姨娘做通房之类的有什么不好。人们,多半是笑贫不笑娼。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生存下去,更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