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皇帝还特地仔仔细细将沈瑜又打量了一遍,最后问道:“这便是你的良伴?”

殷远低头称是,皇帝又转向沈瑜:“你叫什么名字?”

沈瑜猛地被当今圣上问话,心里一惊,站起来大声道:“草民沈瑜!”

皇帝被他的样子逗笑了,说:“模样挺好,精神也挺好。”

沈瑜脸红,低声称是。

一旁静王见势不对,急道:“皇上说过定能为臣主持公道,处理此事的。”

皇帝咳了一声,转头温和地说:“不要急嘛,朕总要问个清楚。”

静王无奈,只能闭嘴。

皇帝话锋一转:“朕听说,前一阵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诗食宴’,就是你的主意?”

沈瑜额头上的汗顿时冒出来了——不过是个小小宴会,怎么皇上也知道了?此时问起,又不知是福是祸。

当下他否认也不是,承认也不是,只好含含糊糊应了一声:“回皇上,坊间传言多有夸大之处……”

皇帝只当他在谦虚,抚掌笑道:“果然是个好孩子。朕初闻诗食宴时,就想着能出如此妙计的,是怎样的妙人。这下见了,虽然看着拘谨了些,倒也一表人才。”

沈瑜身上的汗已经能洗澡了,这话他不知道该怎么接,只好用眼神向殷远求救。

殷远起身道:“扬州沈家也是一方大户,阿瑜自小神童之名远播百里。不过他同臣一般,志不在功名,因此才一见如故。”

皇帝点头,又道:“海公公跟朕说,那诗食宴前所未见,道道菜品俱是心思奇巧,技艺精湛,味道更是妙极!可惜啊……若朕再年轻些,定能与你们一同吟诗品菜;现在,怕是去了也只会叫你们不自在吧……”

殷远心道果然惦记上了,却笑道:“您说这话可是折杀臣等。”

“皇上……”静王又要插话。

皇帝正在兴头,被他打断,有些不悦,问:“又是何事?”

静王咬牙道:“关于那婚事,还请您定夺。”

“这件事……昨日子豫向朕请旨,说与齐家丫头两情相悦。”皇帝叹了口气:“这年轻人的事,我们做长辈的果然弄不懂,险些乱点了鸳鸯谱,可怜子豫担惊受怕一场,这身子也不知道要不要紧。”

说起最心爱的儿子,皇帝语气中带了忧心。

话到这份上,静王自然不能再提齐家,于是退而求其次:“即使和齐府亲事不成,也不能纵容这逆子和个男人混在一起!”

殷远和沈瑜心中已是七上八下。

齐灵玉的事情定了,就轮到他们,结果如何,就看皇帝这句话了!

皇帝长长叹了口气,对静王道:“算啦,儿孙自有儿孙福。先前亏欠允之这孩子不少,就由着他去吧。”

“皇室的体面……”静王还不甘心,这等事传出去,简直是给静王府蒙羞!

他这么纠缠不休,皇帝不耐烦了:“皇室的体面朕都不怕,静王又何须多言!”

静王这回什么也不敢说了。

殷远和沈瑜相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疑惑和震惊——这么大一件事,就算过去了?上天未免对他们太好。

正想着,却听皇帝又开口了:“话虽如此,这回你们几个小辈总是落了朕的面子,朕心里有些不痛快。”

果然没那么容易。

这话一出,殷远和沈瑜反而松了口气,静听皇帝所言。

“不追究你们也可以,不过你们得做一件让朕高兴的事。”皇帝看着沈瑜和殷远,慢慢说道:“有几分本事,就都拿出来吧。”

天子难题(上)

皇帝话一出口,却是众人都没想到的。

殷远沉默片刻,问:“不知能让陛下高兴的事,是什么?”

皇帝哼一声,面色十分严肃:“此举也是考验,朕不会一一说明。便以半月为限,看看他是否真如你所说,是一生良伴。”

后一句话说得含义不明,有些意味深长。沈瑜殷远偷偷对视一眼,不知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静王见状,也没有发表异议。

“罢了,都下去吧。”皇帝摆摆手。

殷远无奈,行了礼便带沈瑜退下了。

出了上书房,见四下无人,沈瑜便问:“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皇上他是站在哪一边的?”

殷远一时无言。

先前齐灵玉所言,与皇帝的表现,殷远本来已经十拿九稳。可是这最后几句话,竟和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