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先天灵宝,攻击犀利,威力不下于五方旗任意一柄。通天对此也不太在意,现在的他,对因果已经没有那么担心了。

原来,当通天得知前番众多筹谋都未曾了结混沌钟的因果,就再次谋划了一番,去天庭找到帝俊。一阵谈话之后,通天直接让帝俊去北冥海收服鲲鹏,也可增加天庭的实力。帝俊经过和通天的两次合作,对通天的话是坚信不疑,二话不说,带着太一和一众妖族大圣,直接来到北冥海域,逼迫鲲鹏加入了天庭,而鲲鹏迫于无奈,只好答应。但鲲鹏毕竟是紫霄宫听了三次到的大神通之人,对于帝俊和太一逼迫其加入天庭之事,鲲鹏虽然不说,但是却怀恨在心。而帝俊和太一为了拉拢鲲鹏,封其为万妖之师,只在帝俊太一之下。

而通天做完这件事情就再次回了蓬莱岛,可是,此行之后,他心中却是有些怀疑,这么做真的能了结混沌钟的因果吗?真正说起来,他为妖族做了这么多,混沌钟对妖族的作用即使再大,也应该抵消了,可是因果还是存在,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破坏了天道大势?通天一个人坐在密室的蒲团之上,心中飞速的想着各种可能性。

突然,心中一动,他想到一种可能。所谓的天道大势,其实就是巫妖二族大战,双双退出洪荒,人族为天地主角,此为天道所定。如此说来,巫妖二族之事,天道自有定数,对于巫妖二族的崛起,发展,大战,直到最后决战,双双退出洪荒,这都是天道事先所定,虽然他拿走混沌钟有违天道,可他如今的所做所为,明显还是和天道相违,如此,他即使了结先前的因果,也会再次和天道结下了因果,而天道自然是不会和他一个还没成圣的小虾米结下因果,即使成圣也不会,最多给他来个业力天降或者天罚什么的,所以,这些与天道结下的因果都会算在他先前的因果之上。

如果当初在他得到混沌钟之后,对因果只是稍稍理会,天道有所感应,那么天道自会更改先前对巫妖的设定,等到巫妖二族决战之后,东皇太一身死,这段因果自然就会了结,可是他却一再的干预,致使天道不得不一变再变,因果自然无法消除。

主要还是他误解了紫霄宫听道之时,道祖对他说的话,“天道大势不可改之,小势可变。”他当初的理解是:哪个因果有违天道大势,那么就是大因果,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哪有什么因果可以改变天道大势的,那就不是因果了,而是逆天了。因此,他数次谋划,想了结此因果,完全是画蛇添足。

这个可能性很大,而且也是唯一合理的解释。通天越想越有可能,直到最后就此定下,对混沌钟的因果,他决定不在理会。想通之后,他心中也是复杂无比,自认为是顺天之事,却没想到其实是逆天而行了,天道果然是变化莫测。

“草,多番辛苦,到头来却是为何?还是前世伟人说的对啊!‘要看清事实的本质’,我怎么没想到呢?唉,没文化,真可怕。”叹息之后,他便不再理会因果之事,开始闭关炼宝。

再说帝俊太一,二人自逼迫鲲鹏加入天庭之后,有感妖族顶级战力远比不上巫族,于是就下到不周山,想请另外两位大神通的妖族之人相助,就是女娲和伏羲,但是此次他们二人却是不敢逼迫,因为女娲毕竟是道祖的弟子,二人怕因此惹得道祖不快,那就不值得了。女娲一心修炼,对帝俊和太一的邀请没有多想就拒绝了,而伏羲却有些意动,因为伏羲对妖族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稍稍考虑一番,之后又与女娲商议了一下,就随帝俊太一一起去了天庭,帝俊封伏羲为羲皇,女娲虽然没有来,但是帝俊还是封其为娲皇。

过了一段时间,帝俊再次来找女娲,而女娲却是有些不高兴,以为帝俊还是来劝她加入天庭,不过她却是猜错了,帝俊此来是想让女娲做媒,想迎娶月神羲和,而太一则是迎娶常曦。二人对女娲讲明来意之后,女娲微微一考虑,就答应了。然后,女娲就去太阴星去寻羲和常曦二位娘娘,之后一切都是很顺利,羲和常曦二位娘娘对此也是同意。

天庭的帝俊和太一知道消息,都是大喜,然后让手下开始准备婚礼,广邀洪荒众仙,可惜这次,洪荒众大神通者都是委婉的拒绝了。上次立天庭众仙虽然都是到齐,但天庭之事却是与众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才不得不去。而这次乃是帝俊太一的私事,和他们没什么关系,当然不想去了,而且还可能会因此得罪巫族,那就更不想去了。于是,众仙都是推脱有事不去,帝俊太一的大婚也是有些冷清。

大婚之时,天道再次降下功德,也算是意外之喜。帝俊太一不仅报的美人,而且修为也是大进,妖族气运也是因此大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