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1/4页)

此时,通天后土听了老子之言,顿时愣住,没想到素来强势的老子竟然会服软,这却是大出二人意料之外。片刻之后,二人回过神来,通天用审视的眼光看了老子一眼,心中暗道:“这老子果然不简单啊!能屈能伸,不愧是前世众圣修为第一的人物。日后定会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

其实,通天此次并非盲目的想众圣挑衅,其真正的目的却是打算废掉老子等人千年,甚至万年的修为。如此,老子等人日后即便恢复过来,恐怕再也不会是自己与后土二人的对手了。

可让通天始料不及的是,先是女娲娘娘退出,通天对此倒是不甚在意,以女娲娘娘的修为,对自己影响却是不大。可接下来准提接引二人也相继退出,这却是打乱了通天的计划。因此,方才通天才会不待二人回话,直接出手攻击。

可如今,老子示弱,他却再无出手的理由来,这让通天心中郁闷的同时,又有些佩服。身为道祖首徒,众圣大师兄,盘古大神元神所化,如此尊贵的身份,竟然还能向他人低头,简直难以想象。如此,通天自然是佩服不已,同时,对老子也是更为忌惮。如此能忍之人,绝非他人可以想象,老子果然是自己一生的对手啊!

当下,通天也不在为难,淡淡说道:“大师兄都如此说了,师弟自然不会再与二位师兄为难。如此,师弟与后土师妹便告辞了。”说罢,通天再次深深的看了老子一眼,然后拉起后土,朝蓬莱岛飞去。

老子原始见二人离去,皆是松了一口气,然后相视苦笑一声,便驾云朝首阳山而去。

。。。。。。。。。。。。。。。。。

再说夏禹退位之前,遵照其父鲧之遗策,便未挑选轩辕圣皇的子孙继任共主之位,而是选择了人族大贤伯益。在夏禹功德圆满,退位让贤之时,众圣皆被夏禹证道之事所吸引,对人皇的交接却并未注意,因此,伯益的继位也不曾引起丝毫波澜,非常顺利的继承共主之位。

可人族之中,对伯益继位不满的人却也不少。其中,反响最大的要属夏禹的儿子启,而其部落之中,大多数人也都支持启,伯益虽然继位人皇,但禹当年手下的大臣都并不看好伯益,反而更看好坚强果断的启。而夏禹的儿子启,在听说大禹要将共主之位传给外人之后,积极联络大禹手下的的大臣们,准备在大禹离去后以武力夺取帝位。

如此,人族却是再次兴起波澜。

————————————————————————————————————————————————————————————分割

(第一更送上,感谢和尚书友的打赏,五万!小菜激动不已,今天三更回报,请各位大大多多打赏,小菜会继续努力更新的!!——再求打赏。)

第四卷 第一百一十章 夏灭商起

却说伯益继任共主之位后,人族多有不服者,而夏禹之子启见此情况,便开始密谋造反。其后不久,启在经过了一番的准备之后,成功地拉拢了人族大多数部落的支持,迅速架空了人皇伯益的权力,成为人族的实际领袖。再后来,启在众大臣的支持下掀起叛乱。

伯益虽是人族大贤,可其才能多体现于处理政务之上,对军事却是一窍不通,而且人族众多将领又纷纷投被于启,伯益此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如何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启的对手?

当下,伯益的军队被杀的大败,伯益自己也被俘虏,启思考良久,最终还是决定处死伯益,以绝后患。至此,启便通过武力,登上了共主之位,可人族却有不少支持禅让制的部族起来反抗他的统治,其中就以有扈氏为代表。他以“尧舜举贤,禹独与之”为名,反对启的统治。启发兵讨伐有扈氏,大战于甘,战前,启作《甘誓》,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最后,有扈氏战败被灭,其部众被罚为奴隶。于是,其他各部落也不敢再有异议。

启的统治得以确认巩固,在此时启也正式宣布,自立为王,建立大夏王朝,家天下的世袭制终于正式取代了禅让。

自此,人族结束了长达数千年之久的禅让制度,进入世袭制。而启这次的叛变可谓十分成功,迅速平定了各方反对势力,让众圣有些反应不过来。待到众圣见人族大乱,想从中谋取利益之时,启已然政变成功,众圣只能望而兴叹了。

启在建立大夏王朝之后,害怕圣人阻止,苦思之下,启便想到了其父夏禹之师乌云仙。这乌云仙在启年幼之时,也曾教导过启,因此启对乌云仙还是有些感情。然后想到对付圣人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