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 (第1/4页)

相助,还是忙了大半个月,这才将剩下的劫难谋划完毕。

忙完这些之后,释迦牟尼佛原本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惜事与愿违。原来此时距离天道增长之期已是不愿,机缘将至,释迦牟尼佛哪里有心情歇息?于是,释迦牟尼佛招来众人,细细嘱咐一番之后,便自顾自闭关修炼去了。

再说唐三藏师徒,自黄风岭之后,三人便再未遇到劫难,一路却是相安无事。

这一日,师徒三人行至一处大河岸边,唐三藏看着眼前的大河,眉头微微皱起,然后开口对孙悟空说道:“悟空,为师看这河水一望无边,你看这河宽有几许?”

孙悟空听了唐三藏之言,直接驾云升至空中,睁开火眼金睛望去,目测一番之后,落回唐三藏身边,回道:“师父,俺老孙方才目测一番,此河应该宽有八百里远近。”

猪八戒听了,心中一惊,然后开口道:“师兄,你可曾看仔细了?”

孙悟空见猪八戒怀疑,却是有些不满,说道:“呆子,俺老孙一双火眼金睛,怎会连这河水多宽也看不出来?”

猪八戒听了,赶忙摆手道:“师兄你误会了,师弟却是心有所忧,这才相问。”

孙悟空听了猪八戒之言,笑道:“你这呆子能有何忧虑?”

猪八戒听此,也不介意,说道:“师兄,你我倒是能腾云过这大河,可师父他。。。。。。”说到此处,见唐三藏面露难色,便知自己师父心中不痛快,于是也不再说下去了。

唐三藏听了猪八戒之言,想起自己先前被困黄风岭遭劫,而如今又遇此大河,不禁有些忧嗟烦恼。

孙悟空对猪八戒之言也是感同身受,皱眉看向四处,寻找渡河之法。突然,孙悟空发现不远之处有一石碑,眼中顿时一亮,对唐三藏喊道:“师父、师弟,快看那里有一石碑。”

唐三藏、猪八戒听此,赶忙拿眼望去,便见不远处确有一块石碑耸立,于是三人便举步上前,来到石碑之前。只见那石碑之上有三个篆字,乃是流沙河三字,而腹上有小小的四行真字: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见了此石碑,猪八戒顿时笑道:“师兄还真是了得,竟然真让你测出这河的宽度。”

孙悟空见猪八戒夸赞,得意的说道:“俺老孙这爽火眼金睛又岂是浪得虚名的”说罢,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猪八戒见此,憨憨一笑,可心中却是鄙视不已,暗道:“若是你这眼睛当真厉害,黄风岭时又怎会被那妖怪刮瞎了?哼毛多见识少的家伙。”

孙悟空自然不知猪八戒心中所想,此时见猪八戒一副憨厚的样子,还以为他被自己镇住了,更是得意的没边了。

这时,唐三藏叹息道:“唉这河如此宽大,河水又如此湍急,木筏船只恐怕也难以渡之,如此我等又该如何渡过?”说罢,再次叹息一声。

孙悟空、猪八戒听了,赶忙准备安慰。

就在这时,师徒三人只听得河中有浪花翻起的声音,三人回头一看,只见从水中上来一人。这人生丑陋至极,一头红焰发,而且甚是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中持有一杆降魔宝杵。乍看之下,定会吓人一跳。

孙悟空与猪八戒见此,戒纷纷大喝一声“妖怪”喝罢,二人抄起兵器便欲动手。

那丑汉见此,赶忙摆手道:“二位莫要误会,我乃是来拜师的。”

孙悟空、猪八戒听此,手上动作一顿,然后疑惑的看向这人,问道:“拜师?你要拜谁为师?”问罢,二人还是一脸警惕的看着这人。

丑汉见孙悟空、猪八戒住手,心中松了一口气,又见其发问,赶忙回道:“我却是受了观音菩萨点化,特来拜去西天取经之人为师,护送其一路西行。”

唐三藏不愧是佛教最忠实的信徒,听的观音菩萨之名,赶忙撇过孙悟空、猪八戒二人,来到那丑汉面前,问道:“当真是菩萨命你前来助我?”

那丑汉点了点头,说道:“弟子不敢欺瞒,弟子原本是天庭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被玉帝贬下凡间。不久之前,弟子受观音菩萨点化,命弟子拜取经之人为师,待功德圆满之后,也可回归正果。”

唐三藏听了,顿时大喜,说道:“既然是菩萨旨意,贫僧自然不敢违背。如此你便是贫僧之三徒弟,赐名沙悟净。”

那丑汉,也就是沙悟净听了唐三藏之言,赶忙行那拜师之礼,道:“弟子沙悟净,拜见师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