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页)

“真是没出息!”那小旗很鄙视,坐起了身子,伸头往那木桶里看看,眼中闪过一丝欢喜,一会后才装作不在意地道,“只要河对岸还闹贼,上头就会让我们继续严查。城外那些富户急着进城,必然有不周到的地方,我们来钱的日子还长着呢!”

“就是,就是!”那兵士一听,连忙点头附和,不过他转念一想,心中藏着的问题,忍不住就问出来道:“大哥,您说那边的叫天军真得打败了榆林总兵率领的军队?”

小旗听了,脸色也严肃起来,点点头道:“这事应该是千真万确的!叫天军放掉的俘虏,有好些个经过我们这边,都由上头去核实了的。”

“这年头贼人怎么就变那么厉害了呢?”兵士感慨一句,忽然贼头贼脑地左右看看,发现没人注意后,凑过身子,对小旗低声道:“我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您说要是叫天军来的话,能不能分一袋粮食下来?”

“作死!”小旗一声喝,吓了那兵士一大跳。不过他倒也只是这么一说而已,左右看了下后,低声训道,“以后这样的话千万别说出口,小心被人听到了告你通贼!你不知道,大人们对叫天军恨之入骨,到时候我可帮不了你!”

“不敢,我不敢了!”那兵士连忙低声保证。

小旗是知道这兵士家里的情况,看了眼那装了半桶的铜钱,正待说什么,忽然眼睛一亮道:“又有主顾上门了,多搂点钱下来,回头给你分点。”(未完待续。。)

356 混进城去

身边的这一桶子钱,还要给上头的,并不是小旗自己独有。而且上头根据人流的情况,隔几天就会定出一个数额,上交要是不满数额,那小旗也得够呛。

那兵士听到小旗说话,连忙抬头看去。只见城门外的官道上,正过来一行人。有一名年轻书生模样的人,骑在一匹老马上,和几个仆从模样的人,护着一辆牛车而来。看那样子,应该是个富户。

这兵士一见,当即来了精神,马上迎了过去,联通其他同伴一起,端着长枪,把人拦了下来。

“你们干什么的,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路引在那里,拿出来检查!”一连串的问题,极其顺口地问了出去。

那骑在老马上的年轻人,长得倒也英俊,遇到兵丁盘问,却也没有一丝害怕的样子,甚至是有点倨傲,并不下马,用手指着自己道:“鄙人乃牛家庄童生孙云轩,因府谷闹贼,特来保德州走亲访友,顺便避避风头。”

说到这里,他又一指牛车道:“车里的乃是贱内,别无他人。”

听问对方是个童生,那盘问的兵士倒也不敢粗鲁对待。当即让同伴收了长枪,而后客气地道:“即使如此,还请拿路引出来核实。”

这名叫孙云轩的童生,听了后明显一愣,半饷才说道:“走得太急,未及准备路引。”

到明末这个时候,路引制度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也就是一些非常时期,或者特殊情况下,才会严格办事,检查路引。

那小旗也已走了过来,他可不怕什么童生。听到回答后。当即出声喝道:“既然没有路引,那就从哪里来回那里去!”

一直牵着老马的一名仆从,看样子是名长工,听到小旗说话,连忙凑过去,一边陪着笑脸一边说道:“这位官爷。我家老爷怕家里会出事,因此听到贼人的消息后就急忙把少爷少奶奶赶进城来。还请看在老乡的份上,帮忙一二。”

说话间,小旗的手中已是多了点东西。

“这话说得也是在理,外面闹贼起来,准备得不周全也是常有之事。”小旗一下变得通情达理起来,不过话锋一转,还是要求道:“不过我职责所在,自得严查贼人。如若放你们进城。可是要挡干系的。”

那长工听了一愣,不是已经给钱了么,怎么还不让进城?他看向小旗,忽然发现他在眨眼。稍微一愣,马上回过神来。

“我家少爷知道各位官爷也不容易,这里有一些铜钱,就当是孝敬各位官爷一点茶水钱。行个方便!”长工说完之后,伸手入怀。掏出两串铜钱,双手递了过去。

小旗没有接。而是示意兵丁拿了。然后才脸上有了笑容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既然你们识相,我们也不想为难。来啊,检查下车里后就放人。”

骑在老马上的孙云轩一听还要检查牛车,当即脸色有点不好看。看到有兵士要去掀开车帘子,马上就说道:“不要惊扰了贱内。本公子自己来!”

说完之后,俯身过去,伸手掀开帘子,然后马上便放了下来。

就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