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再忙碌的日子都有尽头,我的家庭主妇生活被春节的到来而暂停。盼来了春节,也盼来了同学的聚会。年初三,在二运的侯车厅里见到了久违的初中同学。多年不见,有很多同学都快认不出来了。生活的阅历,岁月的碰撞,该变的都变了,不变的或许都在各人自己的心里保存着,保存着当年的那份纯真,保存着当年的那份或浓或淡的情谊。

在候车厅里,偶遇高三的几个同学。我说过,我不会忘记高三里所走过的日子,毕竟那是我在水东高中三年里唯一用汗水和泪水撞击过的一年。接过展雄的名片,“设计助理”,我笑了笑。还是大三,他就早一步以自己的姿势站在这个繁杂的社会上。而他的能力,我没怀疑过,更没有质疑。一个男人的成功,需要时间,也需要机遇,相信若干年后的他一定会成功的。

这次的聚会,最主要的是,见到了快三年不见的燕霞。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我一直以为你不会长痘的,看来你现在才发育。”我思想的发育开化总是要比别人后一步,大学的舍友曾开玩笑说我“思想发育不良”。可人终究是经不住岁月的蹉跎,步步成长,慢慢变老。至于燕霞,出去工作,头发弄卷了,看上去成熟了点,可她那张娃娃脸还是那样漂亮可爱,所以我也常叫她“帅妞”。

聚会回来后,我又开始了我寒假的生活。一切按部就班,固定的轨迹在不断地循环。这段时间,我觉的自己离生活最近(在学校,总觉得自己离生活很远,有小知识分子的清高和愤世嫉俗),当一个家庭主妇的小女人,过着柴米油盐醋既庸俗又烦琐的生活。可是,反过来一想,每天尽量做好吃的饭菜等家人吃,炖好老伙汤等家人喝,这又何乐而不为呢?直到现在,我还在惦记着家里。在回校的那晚跟妈妈睡在一起,问:“我去学校,你又没空,早晚餐,谁来弄?”

“没空就不弄。”

可我知道,不会没人弄,妈妈没空,爸爸也会自己动手弄,尽管爸爸煲的饭半生不熟,厨艺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当一个人在离生活最近时,总觉得生活呆板,平庸,烦琐。可是,一旦关系到家人,再呆板平庸烦琐的生活也变成了充实,或值得,或留恋,仅仅因为那是亲情。

这就是我,一个村姑的寒假生活。

我的2007

2007的第一天到2007的最后一天,在湛江这座陌生的城市里,我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学习中,牵挂亲情,舍得爱情,感动友情。

家,是永远的牵挂。亲情,是每个人最割舍不掉的那部分情感。最牵挂的人是父母,还有一个好象永远都不懂事的妹妹。很多时候听到妈妈从电话里飘来的声音,总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妈妈心里的苦总是通过电波向我这个无能为力的女儿倾诉。人的感情无论以哪种方式宣泄心里或多或少都得到一些安慰,就如当自己被压抑得无法承受时,痛哭一场未必不是一种善待自己 的方式。

大街小巷都在唱“我不想长大”,或许吧,可是从幼年到长大,从幼稚到成熟都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现实。所以当高考这一目标消失的时候,爱情的主题也被提上日程来。

情归何处,又该何去何从,爱与不爱,舍与留,许多的同学都在徘徊。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去不可否认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我也逃不过这一劫。2007的开始就为被唤醒的过去挣扎,结果给自己的生活画下了一个圆。从起点到终点,还是回到起点。站在这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上,才慢慢地明白,每个人都有一段过去,也在等待着一份未来。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童年,这段过去就是我懵懂时期的一个童年。历史永远是历史,只可书写而不可更改,我只有在这历史的边缘续写另一个童年,等待另一份未来。。。。

除了亲情,爱情,再次让我感动的是友情。2007,收获最大的是跟以前失去多年联系的同学取得联系。聊着天,看着空间,依然感受到他们当年的气质。盘球的睿智,涯哥的憨厚,诏君的长情,伯公的幽默,成文的沉稳,甚至臭班长嘴上的那点大男人主义。生活可以磨练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个人。如今的他们朝着各自的方向像大多数人一样,在慢慢地长大,成熟。

面对友情,幸运的是,无论自己站在人生的哪个阶段,身边总有好朋友的照顾。小时候,与秋玲的共进退。初中,燕霞的信任与呵护,这份友情至今都让我倍感珍惜。高三时,金莲的细心照顾让我在奋战的一年走得没那么辛苦,这份情谊到现在都还让我感动不已。大学,依然受到身边同学的照顾。

友情,或许无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