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部分 (第1/4页)

万一他的庞大军人集团在他的背后搞些小动作,这时又没有了秘密的监督和安鲁密探的监控,对于他这位远在海外的军事统帅来说,国内发生的事情哪还能够完全把握?

既然一定会出差错,那就选择轻易不会遇到麻烦的处事态度。而之前我们谈到过的。所谓安鲁大帝看清了卢卡斯的本来面目,指的是泰坦帝国的保安部长在骨子里其实是个虔诚的爱国者。

大学毕业生的出现一直被过往历史典籍刻意忽略,这多半是因为,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历史学家也不敢相信安鲁王朝的第一刽子手在最初追随他的主人的时候是带着满腔忧国忧民的心思。

卢卡斯大学还没毕业便带着导师的推荐信奔赴首都,面见时任帝国军情局长的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亲王殿下。他的来意很明确,祖国泰坦危机四伏,他要用他的智慧为他的国家排忧解难。之所以找到奥斯涅,是因为在他看来,奥斯涅是时下的帝国唯一的一个有实力扭转乾坤的人。

见面之初,他对奥斯涅亲王提出的要求也很明确。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他想在军情局的情报分析部门担任实习参谋这样的职务。细致入微的分析是他的长项。如何正确把握国际时局和国际政治的脉搏也是他在求学阶段的主修课程。他的天分和他的人格魅力自一开始便获得了亲王殿下的赏识,一步一步,他逐渐成为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身边的第一智囊。并被后世引为以间谍战为主的特种战争的开创者。

在卢卡斯·迪亚巴克尔担任安鲁保安部长的二十九年中,一方面,他一手策划了无数场影响深远的秘密战,比如暗杀捷洛克大公、处死利比里亚王室、逮捕并流放意利亚国王、将坑杀俄列外交使团的惨剧嫁祸德意斯等等;另一方面,他以法令的形式修订了《泰坦帝国保密条例》和世界史上第一部《国家安全法》,并把秘密战以国家和皇室的利益为第一要务这一则写入泰坦法典,还在组织建设上明确了帝国谍报机构的规模和功用,并为组建一个横跨整个西大陆的庞大的情报网络付出了全部心血,但这一切的一切!说是为了安鲁大帝……不是的!他是为了祖国泰坦能够繁荣昌盛,能在世间没有敌手!

在君主专制高于一切的帝国时代。爱国既是忠君,这无可厚非,但话是这样说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然。卢卡斯·迪亚巴克尔公爵把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看作是主人,这是因为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但要他在国家和主人之间做出选择,即使失去性命,他最终还是会选择前者。

事实已经证明,在完善帝国的情报系统和维护安鲁王朝的统治这两个选题之间。他始终坚持前者的先行性,在他看来,国家的安危和皇室的利益并不全是一回事。他没有接受过安鲁式的传统教育,大学时代则受到爱国主义思潮和军国复兴主意者的熏陶,他对君主专制并无反感,倒是倾心为此服务,但前提是他的国家必须是最强大的!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泯灭良知!

也是因此,等到这位秘密战大师白了头发,维多利亚女皇恶狠狠地叫他“银狐”也就不足为奇了!他和真正的“银狐”是一类人,所以他和阿兰元帅一样……都没好结果!

在安鲁大帝下葬的时候,殉葬品的名单上豁然列着卢卡斯·迪亚巴克尔公爵的名字。历史就是喜欢这样捉弄人,所有的典籍无一例外的对这一幕加以重墨!有些史家甚至分出整整一卷的篇幅描写大帝的这件活生生的殉葬品!他们说卢卡斯·迪亚巴克尔公爵在大帝去世的当天就开始斋戒静坐,然后在大帝的葬礼上被灌下毒酒,还在没有毒发的时候就被塞进墓道深处,最后盖土……

可话说回来了!若是卢卡斯·迪亚巴克尔在安鲁大帝的葬礼上被残忍地剥夺了他的一切功勋,那么后来的维多利亚女皇陛下为什么还有机会恶狠狠地骂他是“银狐”?这是逻辑错误?还是哪里出问题了?

卢卡斯·迪亚巴克尔公爵是否被葬入安鲁大帝的墓道,各家众说纷纭,于是,他的死就成了安鲁王朝的第一谜案。唯一清晰可见的是,维多利亚女皇在上位之初就将他为泰坦帝国建立的特务网络和情报系统牢牢抓在手里,并以此为根基,开始了打击政敌迫害异己的一系列肮脏的清洗形动。

对于卢卡斯,就说到这儿了,没有结果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不过以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特殊的身份,若是再算上过往背负的血债、再算上维多利亚女皇的性格和手段……估计这个人多半是没有什么好结果。

“这不是开玩笑吗?我们在这儿等了半日就是这个结果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