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 (第1/4页)

站在“金玉号”甲板的至高点上,这位彭三爷挺胸而立,但身上的猥琐滑稽之间已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威严肃穆的之气。

虽然他五短身材,穿的仍是那一身破旧不堪的布衣,但是在华不石和司马如兰等人的眼中,站在高台之上的彭三,竟在忽然之间就好象变成了一位号令千军万马的金甲大将军一般。

这种感觉的产生,自是因为彭三身上所散发出的气势所致。

彭三瞪着一双三角眼,盯着远处海面上的“千鳞大阵”,好象是要看穿其中的奥妙,忽然之间,双臂开始挥动,两只大红灯笼疾速挥动,对大仓城的舰船发出指令。

“金玉号”是大仓城舰队的旗舰,本就负有指挥舰队之责。虽然在最初的计划之中,大仓城和大明水师内外夹攻,直接攻入“黑龙宫”的水寨,并不需要做更多的指挥,但这一计划如今已然搁浅,此时除了被击沉的三艘快船之外,大仓城的舰船都已退到了“千鳞大阵”的射程之外,降下了船帆,停泊在海面上。

由于缺少火药,船上装配的火炮无法使用,自是不能象粤境水师舰队那般,用“削鳞”战术在大阵边缘与海盗船互射对攻,而直接冲入阵中显然更不可行,是以各条船当下都无所适从,不知应当如何是好。

彭三的指挥,却是令得本在进退维谷之中的舰船找到了方向。当下各条舰船又纷纷升起船帆,再度启航。这些船上大多都是“万金堂”的精锐弟子,对于门派忠心耿耿,此时从旗舰上发出了指令,就算要去拼命他们也会遵照执行。

彭三的指令甚是复杂,但是他手执两只灯笼,所发出的旗语讯息又十分明晰。在这位乡巴佬模样的大将军的调动指挥之下,大仓城剩下的二十六艘舰船分为了七组,每一组三到四艘不等,俱是排列成纵向的队形,分散在“千鳞大阵”前方数里宽的海面之上。

看着彭三在高台之上疾速挥舞着灯笼,华不石倒还甚是平静,司马如兰和赵旭海的脸上却都露出了惊奇的表情,尤其是那位赵千总,更是张着大嘴说不出话来。

司马如兰对于海战所知不多,只是觉得彭三舞动灯笼,动作迅捷果断,十分熟练,感觉有些意外而已,而赵旭海却是知道在海上调度船舰并非容易之事,尤其当下正在黑夜之中,各船舰刚刚退逃回来,在海面上混乱散布着,要调度就更加困难。

这彭三却从容不迫,随手指挥调度,全无一丝迟疑停顿,而二十六艘船舰接到他的旗语指令之后穿插行进,只用了不到盏茶的工夫,就分列成七组,且摆出了进攻队形。这说明尽管暗夜中各船都未燃灯火,但彭三对所有二十六舰船的动向方位却全都一清二楚。

第四百六十三章 刺鳍

赵旭海是大明朝廷水师的将领,他自忖要是自已上去指挥,就算能够勉强完成这等调度,也定须花费许多时间,绝对不如彭三这般迅速。仅由此便可得知,这个乡巴佬一般的家伙指挥船队的本事要比他要强得许多!

看来这乡巴佬还真是不可小觑,并不是仅会吹牛皮说大话之人,赵旭海不由得开始担心,他今晚是否会输掉百两银子,还要给人家去磕十个响头。银子倒还罢了,堂堂的水师千总去给人家磕头,却是一件大丢颜面的事,传了出去定会被水师营中的其他人耻笑。

赵千总心里在胡思乱想之际,彭三并未停止手中灯笼的挥舞,七队舰船在他的调度之下,已拉满船帆,分别从七个方向,冲向了前方的“千鳞大阵”。

彭三又操起了乌鸦鸣叫一般的嗓门,对“金玉号”上的“万金堂”弟子喊喝道:“本船升起半帆,跟在前方的七组舰船之后,慢慢靠近水寨!”

此时,大仓城的二十六艘舰船,已经再度冲进了“千鳞水阵”的射程范围,而“金玉号”则坐镇在后方,缓缓驶近。

与前一次所有船舰在一起径直扎进去不同,这一次的冲击分为了七路,每一路行进的方向都有所不同,均是斜向以全速冲入。而随着彭三的指挥,各组船队还不断地在转变航向,船行的线路甚是怪异。

眼见大仓城的船舰冲进大阵,“千鳞水阵”中无数亮银色的光鳞又转动了过来,光华耀眼,而片刻之后,数十艘海盗船上的数百门火炮一齐发射,只见大阵之中硝烟升起,轰鸣声震天!

炮弹飞向大仓城的船队,如同冰雹般密集,但是这数百炮弹居然没有一枚命中目标,尽数掉进了距离各船的数丈之外的海水里!

不少溅起来的水花落在各条船舰的侧舷之上,但是水花却并无杀伤能力,大仓城所有的船舰却全都完好无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