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锵壬� ���

李四擦了擦汗:“说笑的吧?这是哪门子的话?”

王发财把两手一摊:“我怎么知道?只听见她们说了两句:‘若公孙先生那时不在,就好了……’然后我那相好的就接嘴:‘那你就把他绑架了罢哦呵呵呵……’”亏他模仿女子的口吻竟然有几分惟妙惟肖。

“不信便算了,反正这事就当是玩笑似地传开了,特别是在闺阁之间。”王发财掏了掏耳朵,“除了我啊,外头的大哥们想必也知道个两三分。”

连翘站在砧板旁边,操起大刀细细地切着鸡肉和猪瘦肉,然后又调了盐糖酱油等料来,分别将两种肉腌好搁在一旁。她正量了糯米和香米要淘洗时,只听得一声:“你要是这般好奇,等下叫阿翘问问公孙先生不就是了。”

王发财连忙摇头说不敢,这些八卦当茶余饭后的消遣便罢了,怎敢真的捅到当事人的面上去?

他们在说话之际,连翘早已烧红了锅,将现成的腊肠、青豆、香菇等丁用大火略略翻炒过,又倒入肉片炒匀,直至炒熟后拿盘子盛了,青红黑几种颜色混在一起甚是亮丽。

李四捧着不一会儿便被外头的大毒日头晒干的竹筒回到厨房,搁在案台之上,又听了连翘的吩咐在灶下生起火来慢慢加柴。

连翘取起一截干净的竹筒来,灵巧地在上面开了个长方形。先在里面薄薄地抹上一层油,再将糯米和炒过的菜肴分别铺进去,然后盖好盖子,取细绳来密密实实地捆绑妥当。她又用同样的法子做了十几个竹筒,在案台上青青绿绿地排开。

“竹筒饭么?”钱叔喜笑颜开,“我以前跑山路的时候,挺爱吃这个的,哈哈。”

连翘在灶台上安排妥当,把竹筒放在温火之上慢慢翻烤着,嘱咐李四要看好柴火,不要过大了。

想是看见众人都在忙,王发财两手空空地自觉有点尴尬。他便翻出一捆旧纸张来,看见旁边搁着一张比较精致的信笺,便以为也是不要的旧纸,他将它们弄做一叠递给李四:“喏,顺便拿去烧了罢。”

火上的竹筒外皮渐渐变深、变焦。大概过了一刻钟以后,便发出了滋滋的声音,飘出淡淡的轻烟。凑近一闻,一股清新的鲜香味儿便沁了出来,撩人脾胃。

“好香,好香。”李四和王发财抽动着鼻子,大力地吸着。

“有你们的份呢。”连翘笑着,踮脚把酸菜罐子从碗橱取下来。拿个瓷碟子拨出来一些,然后又将罐子放回去。

她把竹筒都夹出来,选了几个好些的拆开棉线,拿个盘子托着便往饭厅送去。后面的李四和王发财早已急哄哄地把两个竹筒挖破,不顾烫到舌头地一边吹气一边开怀大嚼。

开封府的饭厅里头,包拯三人正穿着薄薄的便衣,一边各自拿扇子扇风。这大热的天,格外地苦了包拯。

三人颇为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似乎都没什么胃口。

“这里面是?”公孙策开口问道,他很是希望连翘拿来的饭菜能给他们一个惊喜。

“里头是糯米饭。”

“腻腻的,阿翘你怎么在大热天的做这个?”公孙策听说是糯米饭,微微皱眉。

连翘抿唇一笑,把东西搁在桌上,然后打开了竹筒的盖子。

一阵新鲜的竹香伴着肉香从竹筒里溢出,沁人心脾。仔细看时,里面是粒粒饱满、光泽可鉴的米饭,有如千万颗上好的珍珠。肉片和蔬菜丁混在一起,上面撒着翠绿的葱花,色彩缤纷,勾得人食指大动。

及至入口时,带着淡淡青竹香的米饭,鲜甜软糯却又不失爽口;竹香早已把肉的油腻感完全盖过,鲜美得直教人把舌头都要吞下去。

佐着开胃的酸菜,三人都吃得很是起劲,竟连话都懒得说了。

各人面前的竹筒快要见底时,公孙策才擦了擦嘴巴,指着竹筒说道:“美食、美器,以竹这般入肴,倒也雅致。”

见包拯和展昭的竹筒被挖的一粒不剩,连翘贴心地分别为两人递上了第二个。包拯一边掀盖子,一边说道:“今日早朝,圣上道是庞妃娘娘有喜了。”

“如此的话并不大妙,想必庞家将来会越发地恃宠而骄。不过他们为了娘娘和龙胎着想,在孕期内应该会收敛许多。”公孙策慢条斯理地道,“为了娘娘能平安产子,庞家人也该尽力地积积福不是。就算是仗着圣宠,也不好做出太出格的事来。”言下之意不言而喻,尽是讽刺。

“先生这话有些刻薄了。”包拯放下筷子,喝了口茶。

“啊,学生失礼。”公孙策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