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楚月牙一阵宽慰之后,简水柔的情绪才好了一些。

很快,『射』艺院的博士来了,这人长得十分的高大威猛,一看便是习武之人,说起话来,嗓门儿也是十足的,听说姓武,果然人如其名。

“今日,暂且是理论课。”这是武博士的开场白,示意大家都席地而坐,接着开始声音洪亮的讲理论,“何谓‘『射』’,‘『射』’乃六艺之一,不但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在军事和狩猎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月牙,你说我哥真的能崭『露』头角吗?”简水柔还是很担心的问道,悄悄和楚月牙咬耳朵。

“能的,你要相信你哥啊。”楚月牙坚定的道。

“……在武举制度里规定了九项选拔和考核的标准,其中五项是『射』箭,包括长跺、马『射』、步『射』、平『射』还有筒『射』等等。”上面的博士依旧讲得很投入,“『射』箭技术有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武博士,院长急招你去。”正在这时有个助教打扮的人冲了过来,打断了博士的演讲,“立刻就得去。”

“好。”武博士点了头,威严的扫视了学生一眼,“再我回来之前,谁也不准动箭矢,否则,他就永远别再这太学院出现了。”

说罢,武博士就跟着那位助教走了,楚月牙和简水柔再一次陷入了关于简明轩斗阵比试的讨论中去。

“楚月牙,你给我滚起来。”正在此时,一个骄横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谜语,一袭珊瑚『色』短打劲装,沈红玉居高临下的看着楚月牙和简水柔,手指着楚月牙的鼻子,“我还以为,你不敢来这太学院了呢!”

她身后本就跟着几个跟班,这大声一吆喝,又吸引了周围不少人的目光,反正武博士不在,还不知多久回来,许多好事者甚至围了过来,凑这出热闹。沈红玉和楚月牙的梁子早就结下了,这也是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楚月牙看着沈红玉,站了起来,将沈红玉的手指头拂开,不疾不徐的答道:“我是太学院的学子,自然要来这太学院。”

“哼!你还有脸来。”沈红玉冷哼一声,压着音量,用只有楚月牙才能听到的声音道,“别人不知,我却知道,若不是你,泰王殿下怎会……”

“沈小姐,你若不爽我,你大可以离我远些。”楚月牙表情很平静,没有理会沈红玉的话,“我也不乐意看到你,却不知你为何总是往我眼前凑。”

“你,好大的胆子!”沈红玉一瞪眼,举起手来,就要往楚月牙的脸上招呼,楚月牙眼疾手快,抓住了沈红玉的手,狠狠甩开。

孰料,这一甩太过用力,将楚月牙藏在袖袋中的一物甩在了草地上,巴掌大小,身为惹眼。

楚月牙伸手便想去捡,只是有人抢了先,是沈红玉身边一人,一个猴子般的男孩,抓起了落在草地上的东西,献宝似地给了沈红玉。

“一个……小编钟?”沈红玉端详着手中的玩意儿,颇有深意的道,“瞧着你紧张的模样,这编钟似乎……十分重要?”

“拿来。”楚月牙皱着眉头道。

“给你可以,不过……”沈红玉面『色』一厉,“那要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你现在若能『射』箭,『射』中一箭在靶子上,我便将这编钟还给你。”

这不是摆着坑让她跳么?楚月牙盯着沈红玉手中的小编钟,头脑还没到发热的程度,刚刚武博士才说了,要是谁敢动一下,便不要呆在这太学院了,她若动了,在这么多眼睛之下,只怕是……

可是若不『射』箭,怎么才能拿回编钟呢?

如何是好?楚月牙琢磨着,很快,便找到了说辞。

————————————————————————————————

关于军队编制:原本想引用隋唐设府兵制,不过那个是非战时的,郑梁两国随时可能开战,决定引用宋朝的基本部队编制——10人为“火”,5火为队(50人),10队为营(500人),若干个营组编为“将”(根据战役需要3000—10000人不等),若干个“将”组编成“军”,“军”组编“大军”。(护军为统帅)。

关于自鸣钟:灵感来源于一个故事,“正三国时代,魏国宫殿前的一口大钟,有一次无缘无故地响了起来”,这里就不赘诉了,来自中学课程辅导(八年级),一篇名为《惊动朝野的自鸣钟》的文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探祭酒祠(加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