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原。

梁德重豁然大悟;知道张须陀为何胜券在握之刻与段文操突然反目愤然离开了鲁郡;为何段文操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兵败宁阳城下;为何兰陵萧氏在段文操兵败鲁郡形势危急之下突然撤离了鲁郡;为何白发贼和鲁西南叛军联盟没有乘势横扫鲁郡;原因就在于山东人为了自身之利益;为了实现山东人的政治目标;竟然以叛军为武器操控着鲁西南乃至整个齐鲁地区的局势;并推动局势向有利于山东人的方向发展。

中原的中心就是东都;东都的四周便是京畿。今上登基之际;汉王杨谅为了夺取皇统;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席卷整个山东地区的军事叛乱。叛乱平定后;今上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山东方向的威胁;于是沿着大京畿四周;挖掘了一条宽约数丈的大壕沟;然后沿着这条大壕沟筑造关隘;部署军队;构建了一道坚固的关防。

这道关防把中原和山东分开了;与此同时;关陇人和山东人之间的隔阂和矛盾;也因为这道肉眼可见的天堑的存在而进一步加深;于是;这道天堑自然成为两大政治集团对立的象征。

现在;山东叛军联盟要越过这道天堑;杀进中原;向关陇人开战。此事从政治上来说;对山东人不利;对关陇人有利;关陇人可以以此为借口;加大对山东人的遏制和打击。

然而;在中土深陷对内改革和对外战争双重夹击的大背景下;在皇帝和改革派急需以对外战争的显赫武功来加强中央权威;继而加快对内改革步伐的大前提下;此事在政治上的解读就不一样了;不是对山东人不利;而是对关陇人不利了。

谁是反对改革的保守派?既得利益集团。谁是既得利益集团?掌控权柄的贵族官僚。谁掌控了中土的权柄?关陇人。关陇人统一了中土;关陇贵族集团是中土的统治者;关陇人理所当然掌控中土权力和财富分配的主导权。

山东人和江左人在统一大战中失败了;成王败寇;做为失败者;理所当然要接受被统治的命运;于是他们理所当然失去了分配中土权力和财富的主导权。但山东人和江左人向来认为自己是中土的正朔;关陇人不过是一群粗鄙的蛮夷;为此;山东人和江左人决心逆转乾坤;他们以改革为武器;高举着和平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大旗;试图从政治上推翻关陇人;重新夺取中土的统治权;重新掌控中土权力和财富分配的主导权。

但关陇人同样充满了智慧;尤其那些以军功崛起的新兴贵族;他们也以改革为武器;也高举着和平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大旗;试图从政治上摧毁门阀士族政治;彻底断绝山东人和江左人的东山再起之路。

大家都要求改革;而改革的实质就是重新分配中土的权力和财富;做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关陇人;他们占据了最大份额的权力和财富;一旦改革进行下去;损失最大的就是他们;结果当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山东人和江左人越来越积极;而关陇人却越来越消极;最终他们不可避免的走上了反对改革的道路;成为政治上的保守派。

山东叛军攻打中原;威胁东都;实际上就是帮助山东人打赢东征;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解释为这是改革派向保守派发动了攻击;而这一象征意义是皇帝和改革派所需要的。皇帝和改革派在赢得了对外战争;建下了显赫武功;树立了强大权威之后;正好可以借助此事打击保守派;以此来推动改革加速前进。

梁德重忧心忡忡;从他的高度遥看未来一片模糊;扑朔迷离。既然看不到未来;那就要确保现在的利益不受损失;为此梁德重决定与崔德本好好谈一谈;只要我的利益不受损失;你崔德本爱怎么于就怎么于;我视而不见。

就在这时;崔德本主动寻上门来。

。。。

第一百六十九章 赶走梁德重

崔德本喝着茶;摇着蒲扇;摇头晃脑地就开了。

东征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东莱水师也即将渡海作战;齐鲁和徐州的稳定乃重中之重;你梁德重做为徐州军事长官;担子很重。

最近东都接二连三的来文;说大河南北的旱情越来越严重;受灾的田地越来越多;不出意外的话;大范围的旱灾已不可避免;大河南北的形势会越来越恶劣;尤其河北、河南和齐鲁三地;大量灾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必然举旗造反;大河南北的叛乱可能会掀起一个**。为此;东都警告河北、河南和齐鲁诸郡;务必要提前做好防范;并敦促地方官府加大救灾赈济的力度;另外还要求徐州、江都和江南诸郡;在确保东征军需的同时;竭尽全力给予灾区以帮助

然而;近两百万人的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