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4页)

“谁托你而来?”孟海公佯作惊慌之态;诚恳问道;“是韦使君吗?若是韦使君;他的目的又是甚?”

。。。

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

“韦使君的确找过某;也托某暗中传话;但韦使君居心叵测;其目的虽然是想固守济阴、定陶、乘氏一线;但实际上是缓兵之计;一边任由你们祸乱菏水两岸;持续恶化局势;一边给东都出兵戡乱剿贼赢得充足的借口和时间。”房献伯悲苦长叹;“韦使君要的是战争;是一场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战争;而你们就是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工具;至于黎民百姓;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群无足轻重的草芥蚁蝼;死多少都无关紧要。”

房献伯说到这里;冲着孟海公深施一礼;“我们都是济阴人;都是河南人;这里是我们的家园;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姊妹;所以不论从大义出发;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你都应该做出正确的选择。”

孟海公暗自冷笑;凭这些话就能劝我撤兵?现在鲁西南各路义军都杀了过来;正在菏水两岸大肆掳掠;我若后撤;吃什么喝什么;我的军队拿什么发展壮大?年底若远征军归来;对我穷追猛打;那时你是否还会帮我?想来是绝无可能;既然如此;我现在有什么理由听你的劝说率军后撤?

孟海公佯作沉吟;良久说道;“事已至此;某已骑虎难下;若撤军而走;等同于背叛联盟;必有覆灭之祸。”

“李风云气势汹汹而来;士气正旺;此刻你突然背盟而走;必然激怒于他;实为不智。”房献伯以为孟海公已经动摇;目露喜色;当即说道;“但你可以围而不攻;静观其变;只待李风云在济水北岸攻击受阻;则形势必变。”

“北岸不仅仅有李风云;还有韩进洛、帅仁泰和霍小汉。”孟海公眉头紧皱;忧心忡忡。

“无须担心;乘氏那边有吴海流。”房献伯笑道;“吴海流与韩进洛是世交;再说韩进洛、帅仁泰和霍小汉刚刚经历了宁阳大战;损失较大;并无强行攻城之实力。吴海流出面游说;韩进洛必然借机观望;如此则只剩下李风云一路军队依旧保持强盛的攻击之势。苍头军虽然实力强悍;但若想攻陷定陶;必须得到你和韩进洛南北两路军队的配合。若你和韩进洛围而不攻;站在济水南北两岸袖手旁观;李风云是否还会倾力攻打定陶?是否还敢孤军深入?”

孟海公沉思不语。很显然;在自身利益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济阴豪望与济阴官府联手了。

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鲁西南义军联盟西进中原;摆明了就是烧杀掳掠;就是以劫掠所得来壮大自己。如此暴行;不但给地方官府以重创;同时也给地方贵族富豪以沉重打击;而这种打击对地方贵族富豪来说;损失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他们赖以抗衡地方官府和关陇人的实力。关陇人一直想控制这一地区;但在地方贵族富豪们的联手抵制下;地方官府处处受到掣肘。现在鲁西南义军联盟的攻击;却拱手送给了关陇人打击这一地区庞大地方势力的绝佳机会。可以预见;如果形势持续恶化;地方贵族富豪们将很快陷入官军和义军的前后夹击;虽不至于灰飞烟灭;但再无可能抗衡官府和关陇人;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块河南的膏腴之地;落入关陇人的囊中。

孟海公的家在济阴周桥;毗邻梁郡;属于河南地区的边缘地带;所以他也是河南人;也是这一地区庞大地方势力的一份子。去年他在周桥举旗造反后;虽然活跃于菏水两岸;但主要劫掠地点却在中原、齐鲁和徐州三地的交界处;倒不是他不想深入济阴腹地;而是他的生存需要本地区地方势力的保护;如果他向济阴腹地展开攻击;必然会触及到地方势力的底线;如此便犯了众怒;后果不堪设想。

这次他做为鲁西南义军联盟的一份子杀到了济阴腹地;实际上是站在了昔日盟友的对立面。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考虑到自己可能还需要这些盟友的帮助;孟海公最终决定见机行事;见风使舵;做个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两不得罪;哪边对自己有利就靠向哪一边。

送走房献伯;孟海公急书李风云;当前济阴豪望已站在官府一边;与关陇人联手对抗义军;形势的发展对义军很不利;其言下之意便是对西征中原的策略产生了动摇。

定陶城下的李风云不但接到了孟海公的书信;也接到了韩进洛的书信。值此关键时刻;联盟的利益就是大家的利益;联盟高奏凯歌;大家才能发展壮大;所以两人对李风云没有丝毫隐瞒;把房献伯和吴海流叩营拜会一事详细告知;言辞之中均表露出对西征中原的担忧;之前的信心虽不至于荡然无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