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 (第1/4页)

愠鲎韵时傲跏虾烂拧�

远征军前线战场指挥权就在这三个人手上;平壤一战具体怎么打;就由这三个人决策;其他统帅都必须听他们的命令。当然了;如果其他统帅的出身、资历、功勋、权势、才于等等任何一个方面都有比肩甚至超越这三个人的地方;也可以影响他们的决策;但没有;一个都没有;崔弘升同样不具备影响这三个人的能力。至于水师那边;不要说距离遥远;通讯不便了;就算通讯方便;能够命令来护儿和周法尚的也只有皇帝和中枢;统帅部都难以影响他们的决策;而于仲文、宇文述等军中大佬根本就于涉不到水师。中土水师是以江左水师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江左人的“地盘”;是江左人的利益所在;除了江左籍统帅;任何人都休想插足其中。

崔弘升面对困局;一筹莫展;苦思无策。

“大人;以你一人之力;既攻克不了平壤;也拯救不了九路大军三十万将士。”十二娘子看到父亲愁眉不展;知道他陷入了“死局”;于是小声提醒道;“大人;你要做的;只是拯救你自己。”

崔弘升手抚长髯;摇头苦叹;“某拯救不了军队;又如何拯救自己?”

。。。

第两百三十三章 要杀一个人

的确;危难时刻;崔弘升若想拯救自己;首先就要确保军队的安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在兵败如山倒的恶劣局面下;若想保全自己的军队;难如登天。军队没了;全军覆没了;只身逃回;对为将者而言是奇耻大辱;必定会受到国法军律的严惩;轻则除名为民生不如死;重则枭首示众以谢天下。

十二娘子转目望向崔。崔弘升也望向了崔;忧郁的眼神掠过一丝期待。既然十二娘子不远万里赶赴辽东寻找自己;且言之凿凿说要拯救自己;那李风云在做出预测的同时肯定也拿出了某些对策;只是李风云远在万里之外;根本不了解东征战场;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李风云连旁观者都算不上;所以他拿出的对策;实际上不是依据战场现状;而是依据他窥探到的天机。如果即将到来的平壤一战是个有败无胜的死局;那么打破死局的唯一办法也只有依靠神鬼莫测的天机了。

崔神色踌躇;欲言又止;似乎信心不足;不知道是李风云给出的对策让他将信将疑;还是担心说出来会遭到崔弘升的责叱。

“平壤一战;虽然攻敌不备是绝无可能了;但我远征军依旧占据绝对优势。”崔弘升看到崔犹疑难言;知道他敬畏自己;不敢胡乱说话;于是出言试探道;“若水师受阻于平壤城下;稍挫即退;实力并无太大损失;那我远征军依旧可以实施水陆夹击之策。到那时;高句丽人唯有全线后撤;据城坚守;困守樊笼;如此则失去了迂回机动之可能;而我远征军则占据了主动;进可攻;退亦无忧。”

“明公;水师那边;自渡海之后;就彻底失控。”崔小心翼翼地回道;“水师如何作战;荣国公(来护儿)一个人说了算;而荣国公对圣主忠心耿耿;言听计从;若圣主命令其不惜代价攻克平壤;那么平壤即便是刀山火海;荣国公亦会一往无前;舍身赴死。”

“荣国公乃土名将;即便有圣主命令;亦不会逞匹夫之勇;更不会跳进陷阱自绝生机。”

崔弘升虽然与来护儿隶属不同的贵族集团;是政治上的对手;但对来护儿的才能还是颇为敬佩。

本朝两代皇帝都对来护儿信任有加;委以重任;尤其自圣主登基以来;来护儿更是成为圣主在军方的代言人;先后出任左骁卫大将军;右骁卫大将军;右翊卫大将军;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来护儿乃江左贵族集团的领军人物;是圣主的亲信;另一方面则因为他的确有本事;乃功勋累累的土名将;在军方威名显赫;德高望重。如此名将统领水师远征高句丽;虽然也有失败的可能;但这种可能性的确不大;以来护儿几十年的战斗经验;即便攻克不了平壤;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只要来护儿的水师保持了强劲的战斗力;那么平壤一战即便打不赢;远征军安全撤离绝对不成问题。

崔犹豫了半天;终于还是鼓足勇气说了出来;“明公;假如……”迟疑了一下;崔又加重了语气;“某是说;假如假如上面…”崔竖起食指;虚指了天空几下。

崔弘升的脸色骤然变了;眼神凌厉;如出鞘之剑;寒气逼人。

十二娘子瞪了崔一眼;似乎对他的怯畏十分不满;“大人;圣主的身边有叛逆;而且还是参与决策;熟知所有机密的大叛逆。”

“有何凭证?”崔弘升猛地站了起来;厉声喝叱;“若无凭证;胡乱猜忌;可是诛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