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 (第1/4页)

经过一番讨论;圣主综合了中枢重臣们的意见;最后决策;河北戡乱由左翊卫将军段达负责;戡乱大军从涿郡抽调;而民部尚书樊子盖暂时兼任涿郡留守;在确保北疆尤其是幽燕、辽西边陲镇戍的同时;为段达的戡乱提供有力支援。

河南戡乱由齐王杨喃负责;齐鲁戡乱由水师副总管周法尚负责;徐州戡乱由虎贲郎将梁德重负责。

三地戡乱的最高统帅中;齐王杨喃的身份地位最高;而三地戡乱的首要目标都是白发贼李风云;现在李风云就在河南、齐鲁和徐州三地的交界处;正与齐王杨喃激烈交战;依照戡乱优先原则;理所当然应该任命齐王杨喃为三地戡乱最高统帅;并由他集中指挥三地军队围剿叛军。然而;不论是圣主还是大部分中枢重臣;都有意忽略了“戡乱优先”原则;直接无视了某些人的正确建议;在最需要集中军权的戡乱战场上却分开了军权;这其中所蕴含的风险可想而知。

没有人在意风险;也没有人在意戡乱的成败;叛贼李风云能否剿杀实际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最大程度的遏制齐王杨喃发展自身实力;以便把杨喃对东都政局的影响降到最低。

杨喃出京戡乱的目的大家都一清二楚;而杨喃之所以能带着军队出京;与某些政治势力的“帮助”密不可分;而这些政治势力的险恶用心;圣主同样一清二楚。既然如此;那就斗一斗;看看鹿死谁手。

齐王杨喃接到东都诏令的时候;李风云的联盟军队已经开始了大规模调动;这使得战场上的气氛骤然紧张。

韦保峦推断李风云要北上济水;李善衡判断李风云可能要南下徐州;但不论李风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战局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齐王杨喃则信心满满;对击败李风云之后能获得的政治利益充满了期待

然而;东都的诏令;给他兜头泼了一盆冷水;让他透心寒。圣主不待见他;这在齐王的预料之中;东都的政治对手蓄意打击他;这也很正常;但东都的政治盟友却未能给他谋取到最基本的利益;这就不正常了;这简直就是把他往绝路上逼。

“为什么?为什么孤没有拿到所需要的军权?”齐王愤怒之下;质问韦福嗣。

能否拿到三地戡乱军权;能否集中指挥三地戡乱军队;不但关系到了齐王能否把自己的势力迅速延伸至齐鲁和徐州两地;更关系到他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把自身势力发展到一定规模。距离二次东征结束最多只有一年时间;如果齐王未能在这一年时间内发展起来;那么当圣主二次东征胜利归来后;齐王拿什么与其抗衡?

韦福嗣苦笑无语。他想起了李风云那头飘散而诡异的白发;想起了李风云那些不可思议的妖异之辞。

李风云曾说;圣主将会“默契”地配合东都的政治对手置齐王于死地。事实证明李对了;虽然圣主和改革势力因东征失利而遭遇到了政治上的失败;但这并不代表圣主和改革派就在政治上被动挨打;就不得不向保守势力妥协让步;甚至不得不让齐王杨喃入主东宫。事实证明;圣主的确会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协;但绝不会在皇统之争上做出丝毫让步。

李风云预言东征要失败;结果东征惨败。李风云预言东征失利后;齐王的处境更为艰难;结果齐王竟然连十拿九稳的戡乱大权都脱手而“飞”了。现在齐王除了两万大军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如果东都切断了军需供给;齐王连这两万军队都保不住。

“我们必须南下徐州。”李善衡神色郑重地说道;“圣主既然连戡乱大权都不给;那我们就必须防备关键时刻军需断绝;一旦没了粮草辎重;遭遇惨败;不要说翻身的机会没了;恐怕连性命都难保全。”

齐王骇然变色。圣主不会虎毒食子;但政治对手却没有这样的菩萨心肠;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杀死自己的机会。

齐王和麾下两万大军若想补充到足够的粮草辎重;只有南下徐州。河南连续受灾;一穷二白;齐鲁也差不多;要什么没什么;唯有徐州;风调雨顺;仓廪富实;并且距离江都很近;而江都就更富裕了;鱼米之乡;要什么有什么。但齐王以什么借口南下徐州?

“马上约见李风云;命令他南下徐州。”齐王瞪着韦福嗣;冷笑道;“谁能想到;孤落魄如斯;竟然要靠打家劫舍糊口度日。”

。。。

第两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

九月下;联盟大军在鲁西南地区的调动更为频繁;更多主力军团进入济水一线;不但惊动了东平、济北等大河南部诸郡;甚至惊动了中原、齐鲁和徐州三地军政首脑;而李风云要带着联盟大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