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河北豪门到底需要赢得什么样的政治利益?很显然;博陵崔氏要做最坏的打算;如果崔弘升死了;崔氏必须最大程度维护和挽救自己的政治利益;为此不但要做好布局;还需要充足的操作时间。在目前中土政治格局下;关陇人和山东人的矛盾最为激烈;所以对河北豪门来说;大家的利益捆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赵郡李氏已经衰落了;如果博陵崔氏再步其后尘急剧衰落;那么清河崔氏和河北其他高等贵族的利益必然受其连累而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李风云反复分析和权衡后;不得不屈从于河北人的整体利益;唯有如此;才能继续赢得与河北豪门的合作;才能在双方之间建立更多的信任;才能在未来得到他们更多的帮助;但联盟渡河北上进入河北作战;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非常严重;不但会激化联盟内部的矛盾;也会恶化与齐王杨喃之间的“默契”;而更为严重的是;李风云将失信于王薄、孟让和左君行等齐鲁豪雄;为未来双方之间的合作埋下隐患;影响甚至阻碍到联盟的发展壮大。

李风云做出决策后;心中的负面情绪迅速化解;虽然麻烦会接踵而至;但他已别无选择。

“某想知道;博陵那边有多大把握拯救黄台公(崔弘升)?”李风云郑重询问李思行。

李思行英气勃勃;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里充满了自信;而这种与生俱来的自信配上他豪门世家的尊贵身份;使得他看上去就如一柄出鞘利剑;锋芒毕露;但面对白发飘散、神鬼莫测的李风云;面对李风云背后那强大的力量;李思行感觉对方就是一个来自黑暗世界的不可战胜的妖孽;其诡异之气令人惊悸;让人畏惧;不知不觉中就丧失了争锋的勇气;竭尽所能把自己保护了起来。

李风云的询问“惊醒”了忐忑不安的李思行;他稍稍迟疑了一下;说道;“听安平公(李百药)的口气;似乎并不乐观。”

“安平公还说了甚?”李风云追问道。

李思行看了他一眼;目露疑惑之色;不知道李风云到底想知道什么。

李风云看出来李思行的疑惑;当即加了一句;“安平公是否知道;黄台公在平壤战场上;是否有所建树?”

这是李风云一直想知道的事。他曾向十二娘子推演了东征战局;对平壤一战推演的更为详细;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萨水;崔弘升能否自救;就在于能否在萨水一战中拯救远征军。十二娘子因为李风云的推演而远赴东征战场;试图说服崔弘升以自救;但从目前已知的结果来看;崔弘升显然未能拯救远征军;这其中到底是十二娘子未能说服崔弘升;还是崔弘升的自救之策未能奏效;就不得而知了。

假如是第二个原因;那么崔弘升在假设远征军大败于萨水的情形下;必然会积极的做出一些预防措施;而这些措施在关键时刻应该能发挥一些作用;救出一些远征军将士;这就是崔弘升的功劳。只要崔弘升有功劳;那么在政治层面的配合下;山东人的确有救出崔弘升的把握;反之;若崔弘升在东征战场上全军覆没而归;罪无可恕;那山东人利用河北危机来胁迫圣主;则有可能适得其反;不但会加速崔弘升的死亡;还会进一步激化关陇人和山东人之间的矛盾

而这一答案对李风云的北上决策非常重要;若河北人有把握拯救崔弘升;李风云便率军杀进河北;反之;李风云最多也就是做出北上攻击态势;完全没必要拿联盟将士做无谓牺牲。

李思行不假思索的点了点头;这让李风云高悬的心顿时放了下来;一股喜悦涌上心头;难道十二娘子当真成功了?难道崔弘升拯救了大量的远征军将士

“据安平公说;崔家从中枢得到消息;圣主曾说;此次远征平壤最终能安全撤回四个军;黄台公居功至伟。”

李风云又惊又喜;难以置信。四个军?竟然有四个军安全撤回辽东?崔弘升竟然拯救了四个军十几万将士的性命;这份功劳太大了;圣主和中枢岂能视而不见?军方又岂能集体失声?决无可能;军方肯定要利用这份战绩;来挽救卫府的尊严;只是关陇人和山东人的矛盾太深了;大肆宣扬崔弘升的战绩;虽然能挽救一点卫府的尊严;却进一步打击了关陇人;而当前东都的军政两界都为关陇人所把持;所以崔弘升的功劳理所当然被埋没了。

然而;圣主不甘心;山东人也不甘心;他们都想宣言崔弘升的战绩;毕竟这是东征大败中的唯一“亮点”;圣主需要它来鼓舞军心士气;山东人需要它来赢得政治利益;但目前他们缺少一个“契机”;一个迫使关陇人让步的“契机”;而这个“契机”只能靠山东人自己来创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