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 (第1/4页)

挂��脚汛缶�峁┝覆菸淦鳎蝗绱死Ь窒拢槐厝还舜耸П耍恢灰�魏我桓龌方诿挥凶龊茫怀隽宋侍猓荒慵壹抑鞅阃仿�驯!!�

“崔弘骏出任赵王府长史;崔赜出任越王府长史;崔氏再一次被拖进新一轮皇统之争的漩涡;你以为是好事?”

“齐王杨喃的继承权并没有被公开剥夺;齐王依旧有登顶的机会。如果齐王不能登顶;年幼的赵王杨杲便是最有希望的继承人;虽然赵王为圣主所宠;但皇统之战;各方势力无所不用其极;崔弘骏实际上就站在悬崖边上;稍有不慎便会坠落;而且还会连累整个崔氏。如果赵王杨杲亦被排除在继承人之外;那么就剩下元德太子的三个儿子燕王杨侦、越王杨侗和代王杨侑;其中燕王杨侦的背后是以元氏为首的虏姓贵族;代王杨侑的背后是以韦氏为首的关陇人;而越王杨侗的母亲虽然同样来自虏姓贵族;但燕王杨侦比他大;比他有才华;倍受圣主恩宠;所以理所当然被虏姓贵族放弃了;哪料到圣主却把他托付给了崔氏;这摆明了就是逼迫崔氏把所有力量都投到皇统之争中。崔氏看似风光;实则正在被圣主一点一滴榨于全部血液。”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皇统之争中;崔氏如果失败;必定全军覆没;如此重创;即便是千年豪门也难以承受。这个教训丨对你们崔氏来说实际上已经很深刻了;当年一门两妃何等荣耀;当年崔氏在皇统之争中占尽了天时地利;结果如何?秦王杨俊被毒死;秦王妃被赐死;河南王妃被废;崔氏在皇统之争中惨遭重创;影响至今。可惜你们没有急性;好了伤疤忘了痛;其实你们的伤疤还没有好;痛疼依旧;只是沉浸在自我编制的梦幻中自我陶醉;一旦梦醒;那就不是伤口上撒盐痛上加痛;而是走向死亡。今日崔氏危机之重可谓空前;但悲哀的是;你们崔氏懵然不知;如果崔氏子弟都像你一样狂妄自大、自以为是;则亡族之期指日可待。”

崔九面红耳赤;勃然大怒;但他忍住了。李风云的话振聋发聩;给了他当头一棒。的的确确;崔氏表面风光;实则危机;而且还败不起;正因为如此;十二娘子才再一次纡尊降贵;“求助”于李风云。不论李风云的出身如何;李风云都是一个叛贼;崔氏“落魄”到与贼亲近;与贼为伍;与贼合作;本身就是一种悲哀;一种有心无力却又不得不垂死挣扎的无助;一个不可遏止的走向衰落的不祥之兆。

李百药情绪低沉;有兔死狐悲之感。崔氏正在没落;李氏也在没落;而且走在了崔氏的前面;相比在中土政坛上翻云覆雨、叱诧风云、挥斥方遒的先辈们;这一代的子弟实在是羞愧难当。若放在过去;以崔氏、李氏子弟的尊贵;掌控朝政轻而易举;但今天呢?看看中枢和中央府署的官员;有多少山东豪门子弟?不要说掌控朝政了;连自己的命运都难以掌控;比如李百药自己;自中土统一以来;仕途就艰难坎坷;如今竟然“落魄”到在鹰扬府里做个小小的步兵校尉;这对赵郡李氏和李百药来说;实在是一个莫大的耻辱。

先帝的大一统改革;是倚仗新兴贵族打击旧豪门;圣主的大一统改革;则是挑起新兴贵族和旧豪门之间的厮杀;然后同时打击。依照这样的形势走下去;等到中央集权制完善了;中央集权的根基稳固了;大一统改革基本完成了;门阀士族政治也就彻底死亡了;而随着门阀士族政治一起死亡的还有豪门世家;还有旧的和新兴的大大小小的贵族。所以;任由改革进行下去;豪门世家死路一条;为此;一部分激进势力豁出去了;反正都是死;倒不如博一把;与改革派殊死搏杀;一决死战;而大部分保守势力则在反对改革和维护自身利益之间摇摆不定;若反对改革有利于自身利益;则反对改革;反之;则有限度的支持改革;总之;利益至上。而博陵崔氏和赵郡李氏就属于这一群体;他们的政争思路始终禁锢在“利益”的牢笼里;局限性非常大。

“如果依照你的预测;计将何出?”李百药开口问道。

l李风云不假思索地说道;“不要寄希望于二次东征;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在平定叛乱;拯救东都上;唯有如此;才能牟取最大利益。”

“如果你的预测是错误的;东都并没有发生兵变;而是齐王在徐州举兵叛乱呢?”崔九再次质疑;“如此严重后果;谁来承担?”

李风云出离愤怒了;手指崔九;一个字一个字;冷森森地说道;“你或许不知道谁要发动兵变;但你身边;你崔氏;肯定有人知道;而且;某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此次兵变;不但有身份显赫的河北人参与其中;而且还是兵变的谋划者和策动者之一。”

崔九张口结舌;李百药目瞪口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