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 (第1/4页)

王薄的脸色顿时就变了。很明显;刘黑闼的意见代表了河北豪帅们的想法;河北义军南下不是帮助齐鲁义军击杀张须陀;而是乘机劫掠;中饱私囊;根本不关心齐鲁义军的意愿和齐鲁百姓的死活。

“你不要误解某的意思。”刘黑闼看到王薄“变脸”;当即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上的历城解释道;“你看;现在齐郡战场已陷入僵局;张须陀固守待援;而白发帅和孟帅等人也拿不下历城;这时候敌我双方都在祈盼各自的援军进入齐郡战场;以改变战局。张须陀的援军有两个;东莱水师和齐王杨喃;而白发帅和孟帅等人只有一个援军;那就是我们。”

“可以预见;只要我们开始渡河;这个消息会在第一时间送到张须陀手上;传到齐王杨喃的耳中。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如齐王杨喃迅速进入齐郡战场;白发帅的联盟大军就会撤离历城;南下阻击。到那时;以孟帅等人之力;还会继续攻打历城?当然不会;必然紧随李风云之后撤离历城战场;寻找战机。”

“战机在哪?”刘黑闼的手指向了地图上的济水河;“我们南下;渡过大河;渡过济水;便杀进了齐郡腹地;便可与齐鲁诸雄会合;然后攻城拔寨;肆意劫掠;瞬间恶化齐郡局势。张须陀若再继续坚守历城;只会失去对齐郡的控制;为此;他必须出城;必须寻找我们;与我们决战;他只有击败我们;才能稳定齐郡。”

“张须陀出来了;战机就来了。”刘黑闼的手在地图上的济水河、章丘城和长白山之间划了一个圈;“齐郡决战的战场;就在这里。”

郝孝德、刘霸道等河北豪雄心领神会;而王薄也心知肚明;说到底;河北人还是想坐山观虎斗;白白捡便宜。

河北义军一渡河;齐郡战局就变了;但变化的方向与齐鲁人的预料不一样。实力最强的白发帅与齐王杨喃打到一块了;而张须陀则尾随孟让等齐鲁豪雄直杀长白山;河北人则站在济水河边冷眼旁观;只待两个战场上的敌我双方打得两败俱伤了;河北人就出手捡便宜;“大捞一笔”后掉头走人。

王薄仔细权衡后;认为形势不一定就像刘黑闼分析的那样悲观;因为真正控制齐郡战局发展的是白发帅李风云;而不是自以为是的河北人。王薄坚信;既然李风云早在去年底就积极谋划三路义军夹击张须陀之策;就必然做好了完全准备;就算河北人出工不出力;要作壁上观白白捡便宜;李风云也有办法和实力击败张须陀。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李风云在书信中所敦促的;让河北义军马上渡河南下;这才是关键的关键。

“某即刻书告白发帅和孟帅诸雄;请他们一个坚决把齐王杨喃阻挡在泰山以南;一个则乘机后撤长白山;做出与河北大军会合济水之态势;以诱使张须陀出城追杀;给河北大军赢得歼敌之良机。”

王薄毅然表态;既然你河北人一定要我齐鲁人为诱饵;那我就做一次诱饵;我就不信没有你河北人的帮助;我齐鲁人就无法击败张须陀。

。。。

第三百二十九章 张须陀要一吃三

二月底;圣主下旨;因二次东征的需要;赦免以宇文述为首的一大批军方统帅;允许他们重回卫府统率大军;并要求他们在二次东征的战场上将功折罪

此道圣旨说明圣主为了二次东征的胜利;在二次东征即将开始的关键时刻;不得不向军方妥协让步;而这一次的妥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严重打击了圣主和中枢的权威。

东征大败;二十万将士阵亡;这个责任必须要人承担。圣主和中枢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既然已经让军方承担了这个责任;那就要坚持到底;不能妥协让步;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然而;形势不由人;二次东征能否打赢;关键不在于圣主和中枢的谋略;而在于军方统帅们是否愿意为之效命;结果就造成了今日的“政治灾难”;而这个“政治灾难”对东都政局的影响已经到了致命的地步。

同一时间;圣主诏令齐王杨喃;勒令他限期剿贼;确保齐鲁局势的稳定;确保东莱水师能够如期渡海。

又诏令河北讨捕大师崔弘升;在其检校左武卫将军的同时;再检校河间太守;执掌河北军政大权;勒令他限期剿贼;命令他兼顾河北之安全;以确保二次东征期间永济渠畅通无阻。现在河北叛乱主要集中在河北南部;但河北北部也有豪雄蠢蠢欲动了;尤其太行山贼寇;于幽燕恒冀晋之间频繁活动;致使这一地区的局势越来越紧张。

齐王杨喃果断结束了围剿蒙山的军事行动;转而集中主力向齐郡挺进。

李风云已经接到王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