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 (第1/4页)

由齐王破坏他的谋划?李风云一怒之下;必然拔剑出鞘;奋起反击;到那时尾随联盟追杀的李珉就有性命之忧了。

李珉委决不下;麾下将士亦是士气不高;根本就没有剿贼立功的**。

鲁郡官军对白发贼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而且还亲眼目睹了义军联盟由弱变强;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事实;而他们自己的实力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始终停滞不前;与义军联盟相比他们变弱了。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鲁郡迟早都要变成义军联盟的地盘;鲁郡官军的命运堪忧;但义军联盟的野心随着实力一起膨胀了;他们看不上鲁郡了;果断抛弃了蒙山;转战中原去了。这对鲁郡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一群瘟神送走了;从此可以安心过日子了。

然而;新上任的鲁郡太守根本不体谅鲁郡官军的苦楚;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他竟置鲁郡官军的生死于不顾;命令将士们尾随义军联盟之后;奋力追杀;而且还是越境追杀;看他那架势;大有不砍下白发贼人头誓不罢休的意思。鲁郡官军怨气滔天了;白发贼的厉害他们一清二楚;那就是一个不败传奇;一个杀人如屠狗的恶魔;过去段文操就败在他的手上;后来徐州梁德重也败了;不久前张须陀也败了;如此悍贼你打得过?你这样穷追不舍;孤军深入;纯属找死;你死便死了;但拉着我们一起死就不对了;于是上下离心;军心涣散。

牛进达出现在李珉的视线里。这位统兵长官神情冷峻;行色匆匆;大步流星而来;显然有紧急军情禀报。李珉烦躁彷徨的情绪随着牛进达的出现而有所缓减。

李珉很欣赏牛进达。这段时间战事较多;他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不得不依赖鲁郡的本土官僚;但鲁郡本土势力太强;再加上鲁郡局势恶劣;地方贵族官僚为维护自身利益无所不用其极;导致李珉处处受制;十分被动;好在段文操走得时候把军队完整地交给了他的老部下牛进达;而牛进达知进退明得失;关键时刻给了李珉以坚决支持;这让李珉在立足未稳的不利局面下却成功帮助齐王控制了大半个齐鲁。然而;牛进达毕竟是齐鲁人;他支持李珉;纯粹是为顾全齐鲁人的整体利益;一旦李珉的决策损害到了齐鲁人的利益;牛进达就不会积极配合了。

牛进达强烈反对越境剿贼;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李珉这个集鲁郡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太守说一不二;而为了能把军队带到通济渠战场;李珉也蓄意隐瞒了真相;不择手段的进行了欺骗;于是牛进达和一些诸鹰扬军官;以及诸乡团宗团的团主们就在将信将疑之中抵达了汴水岸边。

“使君;梁郡局势恶化;反贼蜂拥而起;形势对我十分不利。”牛进达上来就报忧;语气急切而焦虑。

李珉没说话。李风云带着一支庞大的队伍杀进梁郡;劫掠通济渠;形势当然恶劣了;只是反贼蜂拥而起是什么意思?难道梁郡境内又有贼人造反了?

“据斥候打探;几天前;梁郡韩相国在宋城聚众叛乱;应者云集……”

李珉本来还不以为然;听到韩相国聚众叛乱;脸色顿时就有了变化。韩相国其人他听说过;知道是杨玄感部署在通济渠两岸的重要“棋子”;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颗“棋子”动用得如此之早;这对兵变是好还是坏?杨玄感为何要提前动用这颗“棋子”?抑或;这颗“棋子”是被李风云提前“激活”的?

李珉冲着牛进达摇摇手;打断了他的话;“可曾打探到宋城消息?”

牛进达摇摇头;忧心忡忡地说道;“暂时没有消息;估计凶多吉少。”

“宋城若失;军心动摇;沿渠几座城池必然岌岌可危;旦夕不保;通济渠有断绝之危。”李珉眉头紧皱;主动征询道;“目前局势下;我们是即刻渡河;火速支援宋城;还是在这里等待彭城军队;与他们会合后一起渡河?”

牛进达不假思索地回道;“使君;暂不渡河;当务之急是多派斥候进入通济渠一线打探;切不可孤军深入。”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溃

李珉深以为然;下令扎营于汴水之畔。

韩相国聚众叛乱;这个消息让他深感不安。梁郡形势已经失控;就算宋城还在坚守;就算沿渠城镇还在官军手上;但数量有限的官军面对铺天盖地漫山遍野的叛贼;并无实力上的优势;除了固守城池外别无他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通济渠中断;而通济渠中断的后果太严重了;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肯定要祭出“军兴之法”(战时制度);以调遣东都大军出兵戡乱。

制造通济渠危机;把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