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 (第1/4页)

;即便因为复杂的政治原因;使得这一支并未与本宗赵郡李氏建立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却依旧不能否认李密是“根正苗红”的山东人;这让他在身份公开的同时;理所当然地赢得了联盟高层的认可;豪帅们也毫无例外地接受了这位特殊“高参”的存在。

李密在军议上侃侃而谈;向大家具体解说和分析了当前形势对兵变有利的地方;蓄意隐瞒了东都政局的最新变化和黎阳方面因此而陷入的困境。没办法;为确保士气;只能报喜不报忧;而事实也的确喜多忧少;毕竟圣主和远征军正在辽东鏖战;西京和关陇方面的注意力都在西疆危机上;河北的官军正在永济渠上戡乱;当前对义军构成威胁的只有东都卫戍军;而东都卫戍军既要保护通济渠的安全;与联盟军队正面作战于河南;又要在京畿南面的伊阙口方向阻御来自豫州的韩相国;同时还要确保东都和京畿关防各道要隘的安全;兵力一分为三;在任何一个战场上没有绝对优势。由此可以推断;义军在伊阙口即便会遭遇到官军的顽强阻击;但只要杨玄感在黎阳举兵;并迅速渡河杀进京畿;直逼东都;则东都在自身安全难保的情况下;必定收缩防守;如此伊阙可下。

李密据此拿出了攻击之策。

联盟主力以最快速度;乘着东都还没有做出反应之前;攻陷垂亭和高都城;兵临伊阙口;然后展开猛烈攻击;以便把更多的东都卫戍军吸引和牵制到伊阙口上。

韩相国洗劫了颍川之后;马上率部北上进入东汝原和南汝原战场;在包围颍川首府承休的同时;以最快速度扫荡汝水和伊水一带;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把京畿南线的外围城镇“一扫而光”;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给主力突破京畿关防杀进东都创造出最好条件。

密令留在河南和通济渠一线的联盟大总管府及前后左右四路总管府;在继续劫掠通济渠的同时;主动突破京畿防线向荥阳发动攻击;想方设法迫使东都调兵支援荥阳。

如此一来;整个中原形势是;义军联盟和韩相国的部队在通济渠的东南两个方向;向京畿展开了钳形攻势;导致东都卫戍军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李密坚信;东都在这种危局下;必然分兵阻御;必然两线作战;东都防守力量会因此而削弱;这就给黎阳的杨玄感渡河突袭东都创造了机会。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又上当了

这次军议;在李风云的蓄意安排下;李密这位来自“上面”的特使;理所当然的成为目前这支义军的核心决策者之一。

李风云信守承诺;非常慷慨地送给了李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我们携手合作了;合作目标也明确了;那当然要各司其职;各负所责了。韩相国这杆“大旗”顶在最前面;是名义上的义军最高统帅;但他做不了主;李密虽然是义军核心决策者之一;但他所做出的决策必须符合李风云的利益;李风云藏在幕后;负责“掌舵”;确保义军这艘“船”行驶在既定“航道”上。

李密的部署看似很完美;很合理;但在联盟高层的眼里却是纸上谈兵;纯属闭门造车;几乎没有实施的可能性。

吕明星率先质疑;“你说黎阳要举兵;请问黎阳到底何时举兵?有没有具体时间?如果有具体时间;你为何蓄意隐瞒?如果没有具体时间;举兵之期还要视具体形势而定;那么我们联盟大军从通济渠东西两岸向东都发动钳形攻势;岂不等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李密大为不满;“举兵之期;机密之事;岂能随意泄露?”

吕明星也不满了;“蒲山公既然不信任我们;我们又如何信任蒲山公?”

李密脸色顿时阴沉;“某若说了;你能否拿人头担保;机密不会泄露出去?”

吕明星嗤之以鼻;“若黎阳举兵;最佳时间是七月;距离现在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联盟若依照你的计策;两路夹击东都;与强大的东都卫戍军正面作战;你认为我们有多少胜算?你是否以为;此刻留在通济渠东线的联盟各路总管;也会像我们一样不知死活的攻打东都?假若他们阳奉阴违;在通济渠东线消极怠战;甚至在官军主动出击后;逃之夭夭;导致我们孤军深入;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密听出弦外之音了;不是联盟豪帅们不想或者不敢打东都;而是因为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没有攻击的积极性

李密所拟的钳形攻势;目的是吸引和牵制东都卫戍军;换句话说就是把联盟军队当“诱饵”;想方设法把东都卫戍军诱出来。此计若被东都看穿了;不为所动;联盟倒没有太大损失;反之;若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