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 (第1/4页)

紧张的气氛笼罩了黎阳、黎阳仓、永济渠;还有杨玄感新建的大兵营;而在滚滚人流和忙忙碌碌之中;各种传言也是满天飞;有说白发贼正渡河而来攻打黎阳仓;有说太行贼和清河贼要断绝永济渠;有说水师造反了;成百上千艘战舰正向东都杀来;还说宋州贼帅韩相国已经杀进京畿;正在猛攻东都;东都岌岌可危了;还有传言更是言之凿凿;说齐王举兵造反了;要篡位自立;诸如白发贼、宋州贼、东莱水师甚至包括东都卫戍军;都是齐王的支持者;都在为齐王冲锋陷阵;等等;总之一句话;东都大乱;风暴已来;无辜生灵又要饱受荼毒之苦了。

在这种危急之刻;一个德高望重的军政长官必然能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现在黎阳有三个最高军政长官;一个是礼部尚书杨玄感;一个是刚刚抵达黎阳的左御卫将军李子雄;但他们都是关陇人;他们对关陇人来说德高望重;对河北人来说就不行了;河北人根本就不信任他们;所以关键时刻治书侍御史游元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然而;让河北人疑惑不解的是;游元始终没有露面;这种反常之事迅速引进了河北人的警觉;以河内郡主薄唐炜为首的河北官员当即以军心不稳急需抚慰为由;恳请治书侍御史游元马上出面巡察军队。

杨玄感、李子雄、王仲伯、赵怀义等军政长官以各种理由搪塞拖延;直到深夜;游元都没有出现;而聚集在一起焦急等待游元的河北官员们依旧没有散去;他们想方设法用尽了手段都没有找到游元;甚至连游元身边的僚属和护卫都没有找到;这事就不是反常;而是诡异了。河北人察觉到了危险;他们迅速行动起来;一边集结军队进入临战状态;以防不测;一边做好了连夜撤出黎阳的准备;并以此来威胁和逼迫游元出面。

事情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虽然杨玄感和李子雄早就做好了预防措施;但河北人的警惕性太高了;他们甚至还掌握了游元就在黎阳的确切证据;这使得关陇人的很多预防措施根本用不上;而更严重的是;从河北人的这一举动来看;他们的背后显然有一只隐形的手在暗中操控;否则以杨玄感和李子雄的身份和权势;河北人不可能有恃无恐到如此无法无天的地步。见不到游元河北人就要离开黎阳;这种**裸的威胁不仅是公然打杨玄感和李子雄的脸;更是摆明了与关陇人划清界限;情急之下甚至不惜翻脸成仇;这说明什么?

杨玄感与李子雄火速商量对策。

杨玄感坚持拖延下去。他需要更多的军队;需要把这部分河北人拖下水;即便不能因此而挟持到河北贵族集团;最起码也要让河北豪门世家有所忌惮;让手握军队的崔弘升不至于在第一时间就向他发动攻击;这样他就能争取到南下攻打东都的更多时间和更好条件。

“现在的关键是;游元死了;我们拖不下去了。”李子雄毫不客气地质疑杨玄感;“难道你能让游元死而复生?或者;你有能够继续欺骗河北人;继续拖延下去的计策?还有更重要的;东都肯定知道某被密诏拘捕之事;但现在某就在黎阳;某和你在一起;那接下来黎阳将发生什么;东都焉能不知?”

杨玄感眉头深皱;抚髯长叹;“我们还有很多事都没有准备好;若仓促举兵;恐怕……”

“仓促?此刻举兵还仓促?白发已经杀到东都城下了;已经给我们铺好了进入东都之路;只要我们渡河南下便与其形成了东西夹击之势;如此有利局面;你还说仓促?那你打算何时举兵?等到李风云全军覆没了?”

李子雄的嘲讽之辞听在杨玄感的耳中格外刺耳;但他平静如水;并未表现出丝毫的不满;“到目前为止;西京还没有任何动静。”

李子雄忍不住冷笑出声;“你对西京还抱有期望?退一步说;就算西京做出了回应;你是否相信?”

“但是你应该知道;西京何时出兵;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以最快速度拿下东都。”杨玄感稍加迟疑后继续说道;“从西京方面来说;如果他们有意摧毁东都;就不会急于出兵;就会向我们做出某种暗示;否则我们在明知东都是一块死地的情况下;当然不会睁着眼睛跳下去自寻死路。”

李子雄微微颔首;同意杨玄感所说;“或许西京也在等待你的暗示;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你是否一定打东都;虽然白发打着韩相国的旗号已经攻陷伊阙杀进了京畿;已经做出了攻打东都的态势;但在他们看来;这或许是你的声东击西之计;你佯装打东都;实际目标却是西京;那么当西京军队倾巢而出进入东都战场时;也就是你杀进关中之刻;如此他们就中计了;整个形势就骤然颠覆;西京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