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 (第1/4页)

杨玄感神情冷峻;沉默不语。如果继续示敌以弱;自己就要放弃谷伯壁;直接撤往函谷关;把西京大军诱到函谷关下;继而给李风云横渡谷水再围渑池、切断西京大军退路赢得足够时间。这本是李风云决战之策中的一部分;只是杨玄感本人及一些兵变同盟的成员对此持有异议。

渑池距离函谷关有一百余里;当西京大军齐聚函谷关下;的确有利于李风云轻松包围渑池;甚至是不费吹灰之力;只是接下来卫文升是继续猛攻函谷关;还是掉头杀向渑池冲出包围?

如果卫文升继续猛攻函谷关;并与其他各路援军对东都形成夹击之势;杨玄感就是两线作战;损失很大。当然了;杨玄感在意的不是自身损失大小;这一仗对他而言;怎么打都有损失;他真正在意的是李风云利用此计;冷眼旁观;坐山观虎斗;白白捡便宜。而尤其让他不能忍受的是;自己竟被一个卑贱的贼帅玩弄于鼓掌之间;整个局势竟被一个“外人”所控制;这对兵变同盟来说实际上充满危险;对他自己来说更是莫大耻辱;自己何时无能到了如此不堪之地步?因此;杨玄感无论是为了这场兵变、为了掌控全局;还是为了自己的尊严和权威;都不能容忍李风云如此“恣意妄为”;更不允许自己束手就缚;任由李风云摆布。

于是;杨玄感和兵变同盟其他成员不约而同的以李风云有算计本方、投机取巧之嫌;对这一计策做了较大改动;而改动的理由就是;如果把西京大军阻御在函谷关下;西京大军的粮草辎重必然过了渑池;如此一来李风云就算再度包围了渑池;断绝了西京大军的退路;把西京大军团团围了起来;西京大军也依旧可以坚持下去。所以;他们一致认为;把阻击地点安排在距离渑池七十余里的谷伯壁最为合适;如此西京大军的粮草辎重就会暂时放在渑池;当李风云突袭渑池之时;就能摧毁西京大军的粮草辎重;或者退一步说;即便摧毁不了;这些粮草辎重已经提前撤进渑池城或尚在运往渑池的路上;但因为李风云成功包围了渑池;切断了西京大军与渑池之间的联系;西京大军也同样得不到粮草辎重的补充;几天之后西京大军必然因饥饿而崩溃。

计策的确是个好计策;只是此计一旦实施;西京大军陷入包围;内无粮草外无援兵;走投无路之下只有拼命;而攻击的目标就是渑池;就是李风云。西京大军只要击退李风云;就能突破包围;只要进入渑池;就能得到粮草辎重的补充;可想而知决战过程中李风云将要承受多大的重压;联盟将士将要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李风云作茧自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算计来算计去;结果把自己算计进去了;本来是他帮助杨玄感打这场决战;结果主次颠倒;变成了他与西京大军决战;而杨玄感成了看客。

李密当即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不是站在李风云一边为李话;而是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把阻击地点放在距离渑池仅有七十余里的谷伯壁;战场空间非常小;西京大军可以迅速撤回渑池;李风云的攻击时间极其有限;联盟军队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突袭渑池、包围渑池和断绝西京大军退路这三个目标。一旦李风云没有完成攻击目标;被迅速撤回来的西京大军击败了;那么整个谋划也就失败了;李风云和联盟军队固然会损失惨重;但兵变同盟也因此失去了重创甚至是全歼西京大军的最好机会;这必将严重影响到西进关中之计划。所以李密极力劝说杨玄感和兵变同盟的其他成员;务必以大局为重;以全歼西京大军为第一目标;切莫意气用事;因小失大。

杨玄感坚持自己的决策;拒绝了李密的劝谏。

李密无奈;只好返回崤城告之李风云。出乎李密的预料;李风云对杨玄感果断接受他的决战之策很高兴。关键时刻杨玄感还是选择了合作和信任;虽然合作深度有限;信任更是微乎其微;但这已经让李风云很满意了。之前李风云一度担心杨玄感会直接拒绝他的献计;毕竟卫文升掘了老越国公杨素的墓;杨氏兄弟情绪失控;为了报仇极有可能失去理智;一拥而上与西京大军杀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那就麻烦了;好在杨氏兄弟还算冷静;还有理性;还能听得进忠告;对这场关系生死的决战也依旧充满信心;这就让李风云很期待了;或许这一仗便能让“蝴蝶扇起翅膀”。

李风云随即召集幕僚、军将反复分析和推演战局;最终接受了杨玄感的决策;认为把阻击地点放在谷伯壁的确有它的优势;可以彻底摧毁西京大军的粮草辎重;而走投无路的西京大军只有殊死一搏;只有拼命突围;但愤怒的杨氏兄弟为了报仇雪恨;岂能让西京大军突围而逃?除非发生奇迹;但即便发生奇迹;西京大军也是损失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