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 (第1/4页)

宋金刚迟疑不语。他只是范阳卢氏的“信使”,他本人也没有与李风云和联盟产生任何交集的想法,所以他并不想回答李风云。

目前宋金刚对国内外大势的看法还是乐观的,对李风云及其联盟大军的未来却十分悲观,而更重要的是,虽然上谷毗邻北疆边陲,有太行山这道天然屏障,有代恒幽燕和长城为阻,但南北战争一旦爆发,北虏南侵,北疆烽烟四起,则上谷势必被卷进这场战争,根本就不存在独善其身之可能,所以上谷人在南北关系的立场上同样保守。

上古人不愿看到南北战争的爆发,因此没有与大漠北虏决裂的意愿和动力,同时他们也不敢得罪圣主和中枢,因为战争一旦爆发,北疆唯有得到圣主和中枢的倾力支援,才能击败北虏,守住自己的家园。凡此种种因素的制约,导致上古人在目前复杂形势下只能“观望”,而幽燕人虽然感受到了联盟大军的“奇兵突出”会给自身利益带来极大的危害,但出于同样的原因,他们也只能“观望”,任由形势恶化,耐心等待圣主和中枢做出“反应”,等待大漠北虏做出“反应”,等待南北关系的发展趋势明朗化。而这正是“两不得罪”的弊端所在,幽燕人试图在两大“强权”的夹缝中求生存保利益,事实上是一种奢望,是自取其祸之举。

宋金刚的迟疑落在李思行的眼中,让后者十分不快。没有见到李风云的时候,你死皮赖脸非要见,现在见到了,你又吞吞吐吐,藏着掖着,好像是李风云求你似的,你以为自己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啊?李思行当即冲着李道,“宋大侠只是一个跑腿的,一言一行都要慎重,不敢得罪东主,所以明公还是莫要为难他了。”

宋金刚老脸一红,尴尬不已。

李风云暗自叹息。宋金刚的身上缺少锐气,畏首畏脚瞻前顾后,这是为帅者的大忌,而这或许正是他争霸失败的原因所在。

“卢氏请你跑这一趟路,缘由为何,你可知道?”李风云又问。

宋金刚还是迟疑不答。

“实话告诉你,某的目标不是高阳,也不是涿郡,更不是冀北。”李风云不紧不慢地说道,“某的目标是燕北,是北疆,某的主力大军已经攻占灵丘和飞狐,已经越过飞狐陉杀到了桑干河一线,正在向燕北腹地攻击前进。”

宋金刚大吃一惊,不敢置信,真的假的?你的大军都已杀进燕北了?那你有多少军队?你在太行山南北两麓同时展开攻击,实力强悍到了这种地步?今日的涿郡留守府已经腹背受敌,陷入你的前后夹击之中?而这才是范阳卢氏不得不放弃自尊,低下高傲头颅,主动向你表达合作意愿的原因所在?

宋金刚转目望向李思行,试图求证此事的真假。

。。。

第六百三十八章 惊天炸雷

李思行不屑地看了他一眼,语含双关地说道,“你去问问卢宪,如果他欺骗你,不说实话,你就说你看到李孟尝了,他刚刚从飞狐那边过来。”

李孟尝?李孟尝也在联盟大军里?而且正在燕北战场?赵郡李氏行走在黑白两道的两个年轻子弟都在支持白发贼?这肯定得到了李氏宗主的授意,否则李思行、李孟尝绝无可能支持白发贼,但李氏宗主为何要支持白发贼?

突然间宋金刚想到了白发贼的自我介绍,他说他叫李风云,他也姓李,顿时宋金刚便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那一切疑问都能得到合理解释,尤其在联盟大军北上这件关系到整个北方豪门世家切身利益的大事上,赵郡李氏、博陵崔氏和中山刘氏却一致选择了沉默,甚至蓄意隐瞒,打了范阳卢氏等幽燕豪门世家一个措手不及,对此宋金刚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恍然大悟了,原来内情竟然如此复杂,原来河北人竟然早就开始图谋东山再起之大计了。

宋金刚相信了,也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意识到南北关系正在走向失控,意识到李风云和联盟大军突然千里迢迢从齐鲁转战北疆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庞大的布局,而这个布局不但与日益恶化的南北局势密切相关,也与圣主和中枢的政治危机有莫大关联,如此不难估猜到这个布局的目标是何等的深远。

宋金刚心生惧意,但血脉之中却有一股力量奔腾翻涌,让他情不自禁产生了一种冲动,一种投身于澎湃大潮中,破浪而进殊死一搏的冲动。

“某之所以告诉你这个讯息,并没有威胁卢氏的意思。”李风云淡然一笑,接着说道,“某只是想告诉卢氏,某正在影响幽燕局势,并将迅速影响到整个北疆形势,继而直接影响到未来南北关系的走向,也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