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部分 (第1/4页)

不过此时此刻突厥人的确有可能派出一支军队南下,虽然其目的未必就是攻打奚王府,但最起码是一支打探军情的斥候军,如果人数再多一点,还能起到牵制奚王府、混乱奚族后方的作用。当然,如果奚王府主力尽出,方城空虚,这支军队也可以乘势攻城,釜底抽薪,给奚族沉重一击。

总之突厥人狡诈,陷阱无处不在,考虑到现实状况,奚王府还是固守方城为上上之策,以不变应万变,即便鬼方失陷,松山要隘失守,索头水两岸陷入突厥人之手,奚族岌岌可危,但只要奚王府还在,方城还在,那么只待奚王阿会正和奚族五部大军历经千辛万苦,由马盂山东麓绕道三会城艰难返回,奚族依旧还有绝地反击、转败为胜之机会。反之,若方城失守,奚王府被毁,整个马盂山西麓及索头水两岸大片土地尽数沦陷,则大事去矣,即便阿会正带着奚族五部大军撤回来,也只能困守以三会城为中心的西南一隅,奚族败亡不过是时间问题。

还有一个消息来自西南重镇白檀城。白檀守将禀报,最近一段时间坝上高原的马贼非常活跃,在大要水、濡水两岸频繁现身,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已经严重危及到了这一地区的稳定,对这一地区的镇戍安全也形成了威胁。

分析其原因,应该与古北口边市回易火爆有直接关系。因为燕北局势紧张,怀荒边市贸易断绝,南北商贾立即转道古北口,这其中尤以东胡诸种的商贾最多,买卖成交后立即北上返程,而大要水和濡水是他们的必经之路。坝上高原的马贼们面对如此丰厚财物,当然垂涎三尺,不惜代价也要杀人越货。若奚族没有攻打契丹,奚王府有足够兵力,必定沿途保护,但如今鬼方遭到突厥人的攻击,奚王府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保护商贾?只能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了。再说鬼方被围,北上通道断绝,这些商贾即便逃过了马贼的围杀,最后也只能滞留方城,而这又给奚王府带来了不可预测的风险,所以阿会长盛和冯鸿权衡利弊后,决定不予理睬,要求白檀加大对古北口的防护,确保边镇安全。

九月二十一,黎明之前,濡水北岸,摸斗岭。

李子雄所率的联盟选锋军,与提前赶来接应的坝上高原马贼联军,顺利会合。

李子雄、韩世谔、周仲、杨恭道、来渊等权贵,在总管米庸和井疆六斤蜚的介绍下,与坝上高原马贼联军首领山松子、若干大斧互致问候。

至此,选锋军在预定时间内抵达古北口已无任何悬念,而这一切除了运气好之外,无疑要归功于李风云的精心部署,但更要归功于裴世矩的运筹帷幄。

在李子雄等权贵看来,若无裴世矩在最高层的默契配合,李风云不要说收复安州了,就连出塞都绝无可能,所以安州如果顺利收复,裴世矩才是第一功臣。既然幕后决策者是裴世矩,那么无论是李风云还是米庸这些精兵强将,都是这一决策的执行者,都是裴世矩的亲信股肱,都值得他们尊敬,毕竟秘兵远非一般锐士,出生入死,荒沙埋骨,为中土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是无名英雄,然而以李风云为首的这批秘兵却成了高层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是国之耻辱,这也是李子雄等权贵格外敬重米庸等人的原因所在。

山松子和若干大斧都是鲜卑人,山氏和若干氏也都是鲜卑大姓,两人在秘军里被称之为斧和弓,其中若干大斧不是斧,而是弓,是神箭手。若干大斧有一双鹰般的锐利眼睛,精明干练,而山松子则很敦厚,沉默寡言,不善言辞。

寒暄过后若干大斧主动向李子雄等人介绍军情。摸斗岭距离古北口大约三百里,距离奚地西南重镇白檀大约百余里,“此去白檀需要渡过濡水和大要水,要耽误不少时间。我的建议是,兵贵神速,立即抢渡濡水,这样今天晚上我们就可以悄然渡过大要水,后天早上就能神兵天降,突然包围白檀城。”

“白天渡河?”李子雄马上问道,“虽然白檀那边有大要水相阻,奚王府与我们之间也隔着一条索头水,但距离都在百里左右,太近了,极易暴露。”

若干大斧笑着摇摇手,非常自信地说道,“这段时间我们在大要水两岸活动频繁,借着劫掠之便打掉了一大批关卡和驿站,基本上断绝了白檀与奚王府之间的联系。”

李子雄看了他一眼,抚须笑道,“你们如此猖獗,奚王府和白檀难道视若无睹、置之不理?”

“当然不会。”若干大斧回道,“白檀那边也曾出兵剿杀过几次,但我们闻风而遁,只待奚人撤回,我们又呼啸而来,反复几次后,白檀就懈怠了,而奚王府那边始终没有出兵,似乎有意纵容,我估摸着奚王府十有**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