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部分 (第1/4页)

“我们不提条件,圣主和中枢当然以为我们怯弱,以为我们离开长城内的支援就必死无疑,于是肆意欺凌。”李子雄抚须冷笑,“现在,我们在鬼方战场上击败了突厥大军,把叱吉设阿史那咄捺和三万余控弦赶回了碛东南,确保了安州的安全,证明了我们的实力,也给了我们提条件的基础。”

杨恭道微微皱眉,问道,“明公,鬼方大捷,能让我们提出何等条件?”

李子雄想了一下,反问道,“你有何建议?”

十月三十,夜,李子雄、杨恭道受崔弘升之邀,连夜叩关,再赴古北口谈判。

听说李风云做出了让步,崔弘升非常高兴。李风云妥协,意味着飞狐叛军出关已成功一半,接下来谈判的重点就是长城内能否接受安州提出的要求,而安州所提条件亦很实际,就是回归中土。

崔弘升已经有所预料。实际上早在行宫商讨东北局势的时候,圣主和中枢就已预料到这一局面,安州方面肯定要提出回归要求。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否则李子雄、李风云率军出塞行险一搏图个什么?否则实力不济的安州又如何抵御来自突厥和东胡诸种的猛烈攻击?也正因为如此,圣主和中枢适时提出飞狐叛军出关之要求,因为安州仅有长城内的支援远远不够,还要大量军队,否则安州根本阻挡不住突厥人的攻击。

然而,出乎崔弘升的预料,李风云竟然击败了突厥人,把叱吉设阿史那咄捺所率的三万余控弦大军赶出了安州,有力缓解了来自碛东南牙旗的威胁,暂时在安州站住了脚,已经具备了北征弱洛水的基本条件。换句话说,安州挟鬼方大捷之威,已有提出回归要求之资格。

崔弘升为难了,他无法做出承诺,安州的要求已经超出了他的权限范围,必须报奏圣主和中枢。而从中枢立场来说,短期内,最起码在裴世矩西行归来,中土与西突厥携手结盟对大漠形成夹击之势,中土已经在南北大战中确立明显优势之前,中枢不可能接纳安州,以免激化南北矛盾,破坏南北关系,导致南北大战提前爆发。另外中枢就安州乃至东北局势的剧变已经做出决策,还是借刀杀人,还是借中土叛军这把刀来混乱东北局势,打击和削弱突厥人,所以崔弘升即便把安州回归中土的要求报奏上去,也不会有任何结果。

崔弘升毫不犹豫,决定行拖延之计。

安州要北征弱洛水,风险非常大,成功了虽然收益巨大,有了与中土讨价还价的本钱,但一旦失败,安州就遭遇重创,失去了谈判筹码,极度被动,只能依赖长城内的救助,到那时李风云甚至要哀求幽燕官方给飞狐叛军一条出关之路了。

双方心照不宣,一拍即合,既然都想拖,那就拖吧,看看李风云能否在弱洛水两岸杀出一条血路。

崔弘升连夜急奏圣主和中枢,安州方面已经妥协,但提出了回归要求,正好安州取得了鬼方大捷,北征在即,于是崔弘升提出建议,不如拖一拖,不论安州北征的结果如何,北征所导致的巨大消耗,都迫使安州不得不把飞狐叛军撤进安州以做补充。

。。。

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

十一月初一,安州,方。

阳光普照,雪原如画。联盟各路军队陆续返回鬼方,汉虏两姓将士们欢呼雀跃,士气高昂,气氛空前热烈。

这一仗能够成功击败强大的突厥人,能够在不利情况下逆转危局、转败为胜,胜在大联盟内部的团结,胜在风云联盟和奚族诸部联盟的齐心协力,而这至关重要的一点不要说大联盟高层看得一清二楚,普通汉虏两姓将士们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很多矛盾冲突在胜利后的喜悦、分享战利品的激动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期待中,被刻意掩饰和压制了,呈现在表面的是一派喜庆祥和之局面。

联盟高层却依旧紧张,统帅部甚至都没有庆祝胜利,所有人就全身心投入到北征弱洛水的准备中。

入暮后,韩世谔、慕容知礼、李孟尝风尘仆仆赶至统帅部,参加联盟核心层军议。李风云首先拿出了李子雄、杨恭道的书信,告诉他们圣主和中枢已经同意和支持安州北征弱洛水,并命令辽东镇戍军公开介入东北战场默契配合安州横扫东胡诸种。接着袁安详细解说了统帅部拟制的北征具体攻击计划。

五个人仔细商讨后,很快取得了一致意见,达成了北征决策。

李风云随即下令,立即把这一决策告知方城的大总管府,请留守安州的萧逸、来渊、郑俨、安特尔、简浚、南玉堂等军政官员在确保安州稳定的同时,倾尽全力给北征大军运送粮草辎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