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部分 (第1/4页)

十一月二十一,深夜,李风云请阿史那咄尔商谈。

“两件事。”李风云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其一,我要迅速招抚霫族诸部,谁去合适?要带多少军队北上弱洛水?其二,明日我就要离开少郎河,转战红水河,围攻长汉城,谁跟我一起东进?有多少突厥控弦随我攻打契丹人?”

阿史那咄尔迟疑不语。

今日双方谈判,结果对阿史那咄尔来说非常不理想,突厥人虽然据理力争,竭尽全力争取自主权,但成效甚微,基本上就是砧板上的“鱼肉”,被李风云吃得死死的。

李风云还是信守承诺的,给予突厥人盟友地位,但双方没有互信,所以面对突厥人对自主权的争取,李风云给了他们两个选择,要么指挥权和统兵权分开,阿史那咄尔、阿史那晃忽尔等突厥贵族与四千余控弦分开,他们进入联盟大总管府,指挥权上交李风云,而军队则由四个俟斤统领,受李风云节制要么军队拆分,一分为四,阿史那咄尔、阿史那晃忽尔等贵族各领一军,分别驻扎在不同地方。

突厥人当然不同意,其他诸种部落都能独自成军,都有自主权,为何轮到他们就统统没有了?所以他们迫不得已,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指挥权上交给李风云,但统兵权还是由阿史那咄尔掌控,而军队也不拆分,四千余控弦整编成黑狼军,以联盟马军主力身份,扈从于李风云左右,追随李风云征战。如此一来,双方并肩作战,同生共死,信任基础会越来越牢固,而随着李风云实力的强大,联盟实力的扩张,黑狼军的实力也会越来越强。只要实力强大了,变成了锋利的刀俎,不要说割据一方了,就算争霸天下又如何?

突厥人好算计,与其被李风云一口吃掉,倒不如卧薪尝胆,臣服李风云,追随李风云,与李风云一起发展壮大,那么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东北战事即将结束,东胡三大别部尽皆臣服,那么,你与长城内的谈判,大概何时开始?又能赢得何等成果?”

阿史那咄尔终于开口,但答非所问。

今日凌晨李风云为了兑现“互信”的承诺,把自己这几年的所作所为简要述说了一下,而在阿史那咄尔看来,这几年李风云的所作所为说白了就一句话,报仇雪恨。

李风云的仇人太强大,都是南北双方的当政者,为此他首先要发展壮大,具备报仇的实力,现在他正在这条路上“风驰电挚”其次他要借助南北战争,利用中土的力量先击败突厥汗国,把牙帐的仇人摧毁了。而这几年中土对外征战非常频繁,国力消耗太大,一旦南北战争很快爆发,中土即便打赢了这场战争,损失也非常惨重,南北双方两败俱伤的结果,必然给李风云割据称霸、逐鹿中原创造了最佳条件。实际上现在李风云就在未雨绸缪了,积极支持齐王杨暕争夺皇统,正是为了摧毁东都的仇人,也就是说李风云即便做不了天下霸主,也要辅佐齐王上位,位极人臣。

阿史那咄尔从中看到了机会。如果突厥汗国输掉了南北战争,大漠诸种部落大联盟必然分裂,然后群雄并起,逐鹿称霸,始毕可汗和他的支持者一败涂地,接下来突厥汗国若想重新崛起,还得借助中土的力量,而启民可汗当年依靠中土支持入主大漠的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一条路,身在中土并为中土开疆拓土建功的阿史那咄尔,一旦被中土选中,竭尽全力帮助他称霸大漠,则阿史那咄尔必能美梦成真。

所以阿史那咄尔很急切,迫切希望与李风云一起,拿安州和东北来换取中土的支持,只要中土接纳了他们,接受了安州和东北,那么始毕可汗和牙帐即便怒不可遏,突厥汗国即便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也不敢仓促出兵东北立即发动南北大战,如此就暂时缓解了安州和东北的生存压力,并给李风云和阿史那咄尔发展壮大赢得了宝贵时间。

“与长城内的谈判,既急不得,亦不能主动。”李风云笑道,“我们若想赢得最大成果,就必须牢牢掌握谈判的主动权,尤其我们做为弱势一方,在两大强者之间左右逢源渔翁得利绝无可能,稍有不慎就会被两大强者联手吃掉,所以必须投靠一个,而在这种局面下,我们若表现得过于急切,必定会被中土连皮带骨头一口吃掉。”

李风云语含双关,阿史那咄尔则心领神会,惊讶问道,“你还要与牙帐谈判?牙帐会向你妥协?”

“所以我才要拉着你一起加入这场谈判,唯有如此,我才能把牙帐引进来,给中土施加重压,最终迫使中土做出最大让步。”

阿史那咄尔听懂了,但依旧忧心忡忡,“如果牙帐拒不妥协呢?”

“如果只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