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部分 (第1/4页)

以为安州北征,东北大乱,各方势力烈厮杀,他们正好杀进去各个击破,就此渔翁得利,哪料到事实与想像太悬了,辽东卫戍军突然就陷入被动,进退两难了。

“如果耶律铁力蓄意欺骗我们,以便给他们的援军抵达车连川赢得时间,我们就上当了。”罗艺提出质疑,“退一步说,如果耶律铁力说的是真的,我们就更应该进攻了,抢在韩世谔、大贺咄罗到来之前,给耶律铁力以重创,大肆杀戮,大肆掳掠,然后满载而归,否则,韩世谔来了,证明东北大局已定,我们打道回府,岂不空手而回?这趟远征岂不一无所获?将士们岂不怨声载道?”

薛世雄摇摇手,“万万不可。圣主建立安东都尉府,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拿下安州和东北,拿下开疆拓土的武功,同时在南北对峙大局中抢占先机,但大漠上的突厥人岂能眼睁睁看着我中土占据安州和东北?必定全力反扑。这种局面下,我中土若能以最快速度招抚安州和东北,把安州和东北迅速纳入中土版图,在南北对抗中牢牢掌控主动,则结果就对我中土非常有利了。”

王辩和裴仁基坚决支持薛世雄,反对在韩世谔到来前、在真相没弄明白前攻打契丹人,毕竟中土利益至上,关键时刻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应该服从于中土利益。

十二月十五,韩世谔、大贺咄罗率军抵达车连川。

当夜,韩世谔拜会薛世雄,双方相谈甚欢,气氛融洽。

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

十二月十六,古北口。

涿郡留守段达,左武卫将军检校上谷太守崔弘升,右骁卫将军检校安东副都尉李浑,古北口镇将检校安乐太守郭绚,以及古北口副镇慕容正则,出关赶赴边市,依约与安州展开招抚谈判。

安州的李子雄袁安杨恭道阿史那翰海和辱纥王云先行赶到边市,热情相迎,虽然欢迎仪式简朴而低调,但充分表达了安州的回归诚意。

李子雄杨恭道与段达崔弘升李浑郭绚本同殿为臣,如今却势不两立,殊死博弈,人生之无常,让人忧惧凄惶,唏嘘不已。

段达表现得很矜傲,我来招抚你是天大恩赐,而李子雄也表现得很漠然,谈得拢就谈,谈不拢一拍两散,大家各玩各的。双方的带头大哥过去就是对头,互为政敌,积怨甚深,虽然在联盟北上出塞这件事上有过合作,但段达的目的是借刀杀人,是铲除祸患,是有心杀人,而李子雄穷途末路,只能将计就计,行险一搏,对段达的阴狠手段记在心里,逮到机会就报复,所以此次谈判,双方都想狠宰对方一刀,决不让对方如愿以偿。

欢迎仪式结束后,谈判并没有立即开始,而是短暂休息,双方成员借此机会或互相熟悉,或互述旧谊,彼此看上去相谈甚欢,实际上目的都是一个,最后一次摸摸对方的底。

李子雄与李浑走到一起。李浑直言相告,通过他在古北口的试探,基本摸清了圣主和中枢在此次招抚谈判中的目标,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完成招抚,拿下安州和东北,以开疆拓土之武功来缓解两京日益严重的政治危机,竭尽全力稳定国内局势。

圣主和中枢能够给出的最高条件是什么?李子雄问道。

李浑摇摇头,许公(宇文述)只字不透,讳莫如深,而襄垣公(段达)和黄台公(崔弘升)亦不知情,两人都是在接到圣主诏令后,于许公北上经过上谷和涿郡时与其会合,并依照圣主诏令,一切遵从宇文述的命令,不可擅权自作主张。

李子雄眉头紧皱,稍作迟疑后,问道,恕某直言,段达和崔弘升到底是不知情,还是不相信你,故意隐瞒?

李浑的表情顿时凝滞,目露不善之色。

李子雄大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这两者之间差别很大,如果他们不相信你,故意隐瞒,问题就严重了,形势不但对我们不利,对齐王和你更为不利。

李浑思索了片刻,摇摇头,某可以肯定,段达和崔弘升确实不知道圣主和中枢的招抚底线,而不是对某蓄意隐瞒。

何解?李子雄追问道。

李浑警觉地看看四周,确定帐内没有第三者之后,这才俯身凑近李子雄,压低声音说道,某从行宫内得到最新消息,十一月十八,扶风僧人向海明聚众叛乱,并开国称帝,一时间震动三辅,西京轰然大乱。如此大事,关系到社稷安危,国祚存亡,圣主理应火速返回东都主持大局,但出乎预料的是,圣主没有丝毫回京的迹象,除了在第一时间诏令太仆卿杨义臣十万火急赶赴西京戡乱平叛外,并无其他动作,相反,如此紧要关头,圣主却请民部尚书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