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部分 (第1/4页)

一味退让,哭喊抗议,甚至做缩头乌龟肯定不行,该强硬的还得强硬,该反击的还得反击,该争取的还得争取,该虚张声势的时候还得张牙舞爪、大张旗鼓地吼上几嗓子。

实际上牙帐对安东局势也做了最坏估算,在大逻便阿史那伊顺、俟利发杨善经、拓羯军达干安咄汗离开万山海之前,始毕可汗和牙帐中枢核心层也明确了他们此行的目标,那就是竭尽全力维持南北关系,务必给大漠争取到至少一年的战争准备时间,为此就算付出重大代价也能接受,迫不得已之下放弃安州也可以。但形势发展远远超过了牙帐想像,不但安州丢了,东北也丢了,松漠牙旗倒戈了,东胡诸种也背叛了,而更严重的是,中土以匪夷所思的速度把安东“合法”地抢到了手,并且任命对大漠极具威胁的裴世矩为安东军政长官,形势完全一边倒了,这种被动恶劣局面下,大漠若想维持南北关系,就必须放弃安州和东北,这个代价就十分惨重了。

这个决策关系重大,影响到了突厥汗国的命运,已经超出了由大逻便阿史那伊顺、俟利发杨善经和拓羯军达干安咄汗组成的巡视团的权力,所以三人联合叱吉设阿史那咄捺十万火急报奏牙帐,同时做出决定,积极防御,向安东施压,威逼利诱,一边大兵压境一边主动谈判,一边持续恶化安东局势一边竭力减少自身损失。

大逻便阿史那伊顺代表始毕可汗和牙帐,致书中土皇帝,就安州和东北的归属问题,向中土提出强烈抗议,认为中土强行霸占〃厥汗国的领土,不但违背了南北约定,更是一种恃强凌弱的强盗行径,突厥汗国不能接受,更不会放弃安州和东北,迫不得已之下,突厥汗国将用武力捍卫自己的权益。

叱吉设阿史那咄捺则向李风云发出了警告,要求他立即退出东北,送上阿史那咄尔的人头,释放松漠牙旗的所有控弦,否则牙帐将集结重兵,向安州发动猛烈攻击。

这封书信向李风云透露了一个讯息,那就是突厥人打算妥协,可以放弃安州,可以承认李风云对安州的实际占有,但李风云必须退出东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做人不能太贪婪,适可而止就行了,不要搞得鱼死网破、玉石俱焚,这对大家都没好处。

李风云不以为然。年前在赤峰总营,李风云已经与杨善经取得了某种有限默契。杨善经在大漠不仅仅是可贺敦义成公主的代言人,亦是牙帐保守势力的重要成员,再加上他对中土的特殊感情,还有他与李风云之间的恩恩怨怨,他的承诺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当然,在南北战争已不可避免的大背景下,以可贺敦义成公主为首的牙帐保守势力肯定要在政治上做出妥协,肯定要支持以始毕可汗为首的牙帐主战派积极进行战争准备,否则战争爆发后,牙帐保守势力就要为自己顽固坚持“主和”而付出巨大代价,更严重的是,战争一旦打败了,那就是一损俱损,牙帐主战派固然惨遭重创,甚至要交出执政权,但牙帐主和派面对一个伤痕累累、奄奄一息的突厥汗国,又如何力挽狂澜,拯救大漠于危难?

所以在未来一年内,南北双方都有维持和平的强烈意愿,虽然在局部可能有严重冲突,比如安东,但有牙帐主和派的积极斡旋,碛东南牙旗的叱吉设阿史那咄捺又亟需保存实力,另外裴世矩这等位高权重的中土大权贵又亲自坐镇安东,安东即便爆发武力冲突,也是为了增加彼此在谈判桌上的话语权,而不会演变成南北双方的大决战。

李风云哈哈一笑,大笔一挥,得意洋洋地做出回复,裴世矩已至。

言下之意,你不要威胁我,也不要找我谈判,你直接找裴世矩,现在安东最高统帅是裴世矩。

正月十五,崔钰、崔九、刘山伯、卢君宪、李思行等十几位冀北、幽燕豪门世家子联袂而至,名义上是来拜见裴世矩,实际上就是代表各自家族与李风云谈判,要求他兑现当初的承诺,让大家共享安东战果。

世家子以李思行为代表,先行拜会李风云以作试探。裴世矩来得太快,使得此次招抚谈判迅速进入了利益瓜分阶段,这让冀北、幽燕豪门世家措手不及,不得已也紧随裴世矩之后风风火火赶到安州,想方设法影响谈判结果,以便在利益瓜分的盛宴上多得一杯羹。

李思行见到李风云,稍作寒暄后,便郑重告知,“族里来人了。”

李风云一听就懂,大利当前,赵郡李氏坐不住了,派出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急赴安州,试图借助自己的力量最大程度攫取安东之利。

李风云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李思行却是眉头一挑,暗自高兴。果然,李风云承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