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部分 (第1/4页)

赢得最大胜利,千万不要大意轻敌,一失足成千古恨。”

乙支文德还是不支持主动出击,但他认同积极防御,这让师辛和泉百草精神大振。只要有战机,只要己方能抓住战机,乙支文德亦会倾力一战,就如前年的萨水大战,乙支文德正是抓住了那一线战机,才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寡敌众的神话。

“大将军,敌人的长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一点他们已经做到了。”泉百草有心求战,极力游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尚不能确定敌人就在大定河北岸,这导致我们无法看透战局,更无法做出准确应对,十分被动,但正如大将军所说,敌人的短处也很明显,因为取间道长途奔袭,敌人受制于粮草武器的严重短缺,军队数量必定有限,即便都是精锐,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行军厮杀,亦已精疲力竭,难以为继。至于靺鞨人,不过是一群落井下石的无耻之徒,看到肉就抢,看到强敌就跑,关键时刻绝无可能为中土人前赴后继、舍身赴死,所以靺鞨人正是敌人的最大短处。”

乙支文德微微颔,似乎意有所动。

泉百草与师辛交换了一下眼神,师辛随即开口说道,“从少室将军所言可以看到,今日战场上靺鞨人主动后退,足见我们对靺鞨人的推测有一定道理。靺鞨人的要目标是生存,是保存实力,不会为了讨好中土而与我们打个两败俱伤,所以我们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并且短处十分明显,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得不藏匿在靺鞨人的旗下寻找战机。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将计就计,拱手送给对手一个战机?”

乙支文德心领神会,知道师辛的将计就计是何计,但此计所依据的都是己方推测,目前并无事实根据,所以能否实施,实施后风险有多大,尚需仔细评估。

乙支文德正在权衡时,泉百草又说话了。

“今日靺鞨人主动撤到大定河北岸,看似做出半渡而击之态,实则有探查虚实之意。如果我们无惧危险,大举进攻,甚至青川还派出更多军队予以支援,则足以证明青川防守力量雄厚,否则在当前局势下,我们绝无可能主动出击,积极反攻,于是战局会出现两种变化。如果来犯之敌仅仅是靺鞨人,在摸清我们的虚实后,必定不敢与我决战,其主力必定后退至江南山北麓,等待攻击机会;反之,如果入侵主力是中土军队,靺鞨人打头阵不过是诱惑我们上当中计的一个诱饵,那么就不会有半渡而击,敌人将诱使我们渡河,并把我们包围在大定河北岸,然后就可以围而歼之,甚至可以做一个更大诱饵,诱骗青川更多军队北上救援,继而给青川防御以致命一击,最终达到轻而易举攻陷青川之目的。”

这就是风险所在,一旦对手是中土人,靺鞨人是诱饵,大定河北岸是陷阱,少室麟只要渡河,必定陷入包围,而中土人一旦再以少室麟为诱饵,诱惑青川出兵救援,青川怎么办?救还是不救?

“这就给了我们将计就计的机会。”泉百草信心百倍地说道,“我们的长处正是敌人的短处,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必能一战而胜,或许我们就能籍此击败中土的第三次入侵。”

中土军队即便数量有限,两万精锐还是有的,否则靺鞨诸部不可能迫于生死威胁不得不倾巢而出,跟随中土军队一起攻打高句丽,而靺鞨控弦应该有数千乃至近万之众,这从国内城和隆林城传出的消息中亦可得到证实,所以单纯从兵力对比来说,少室麟和他的一万援军处于劣势,而这支军队的覆灭亦将对青川防线造成沉重打击,因此肯定要救援,而且还是全力救援,达到将计就计之目的,反过来把入侵敌人包围住,以己方兵力多粮食足兼具地利人和之优势,将其歼灭或者是给予毁灭性打击,彻底摧毁敌人前后两路夹击之图谋。

师辛和泉百草对这一计策持乐观态度,认为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毕竟青川现有五万大军,而坐镇青川的又是“战神”乙支文德,这一仗就算打得很艰苦,损失惨重,但确保了鸭绿水防线在雨季来临前的安全,可以换回来两个多月的宝贵防守时间,而这个时间直接决定了高句丽的生死存亡,所以很划算,很值得,不能有丝毫犹豫。

乙支文德权衡良久,终于心动。

己方的优势是肯定的,而敌方的短处也是显而易见,先靺鞨人靠不住,其次长途奔袭将士劳累,粮草武器又严重短缺,急于求战,这种情形下,若己方固守青川,据城不出,坚决不给对手机会,那么对手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只能主动暴露踪迹,纵兵掳掠。几万大军在青川周边烧杀掳掠,甚至渡过萨水深入平壤周边烧杀掳掠,高句丽腹地饱受荼毒,其所造成的后果之恶劣、对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