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 想看书来

寻梦 3(2)

每天早晨,沈莱舟便夹着皮包到城隍庙湖心亭茶楼、或是老上海茶馆喝茶,这一碗茶一喝便是几个钟头。沈莱舟生意上的朋友几乎都在这个时候会来喝茶,除了交换信息,其实所有的买卖也都是在茶馆里做成的。你要买什么货物?多少价钱?买了货发往什么地方等等,都在茶馆里搞定了。随后便是付定金、发货,收到全部货物以后再付清全部钱款。沈莱舟一年四季、不论寒暑,天天到湖心亭茶楼喝茶,从不休息。他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关系派上了大用场,再加上德记洋行亨特生先生的帮忙,着实让他赚了不少钱。沈莱舟胆子很大,他通过黑龙江的一些地方商号,居然把生意做到了苏联!当时苏联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封锁,物资极为短缺,尤其缺少御寒的毛毯以及照明用的桅灯等。通过亨特生的帮忙,沈莱舟从英国进口了大量毛毯,然后转手卖到苏联,赚了不少钱。

1927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令人感慨无限的年份,这也是世界上有许多巧合、有许多故事发生的年份。就中国而言,蒋介石依靠手中的军队与自己的盟友共产党摊牌,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葬送在血泪之中。他与江浙财阀结成联盟,一个有枪有权势,一个有钱有资本,开始了对中国长达22年的统治。其中至少有10年,也就是从1927年至1936年,保持了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即江浙一带的稳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总值翻了一番还不止。这就是民国史专家一直津津乐道的所谓“黄金十年”。就拿上海来讲,所谓“大上海建设规划”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筹备、计划并陆续开始实施,到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宣告夭折的。

就世界的企业发展而言,众多大的财团、大的品牌诞生于1927年。这其中有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做顶级豪华酒店的万豪国际集团、日本的JVC集团、瑞典的沃尔沃(VOLVO)、瑞士的劳力士……等等。也许起步并不辉煌,有的或许也是“歇壁小店”或某种字号,但如今却是光芒万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羊毛局也在这一年成立于欧洲的捷克,它所颁发的纯羊毛标志是羊毛产品最权威的标志。这对今后恒源祥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我们会在本书的下卷向读者作详细介绍。

让我们回到上海,四马路即现今的福州路上,靠近山东路口有一家颇大的书局,边上有一条弄堂,被一家小店封住了大半条弄堂口,现在在这里开的是一家专营派克笔的小店。这一年6月下旬,天气晴好,几个伙计在街上放了几个高升,一串鞭炮,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望。随后一身崭新的士林蓝布长衫的沈莱舟喜气洋洋揭开了挂在一块扁额招牌上的红绸,扁额上赫然用黑漆写着3个颜体大字“恒源祥”!这块黑漆店招上的3个字是大名鼎鼎的马公愚先生撰写的,当时马公愚和邓散木、王福庵、白蕉四人合称“海上书法四大家”。而“恒源祥”这3个字起源于早些年间挂在久康洋杂货号里由清末书法大家赵之谦所写的一副对联:“恒源百货、源发千祥”。沈莱舟读书不多,但好些年天天看到这幅对联,他细细琢磨,倒也琢磨出了一个道理:恒,取其于恒古长存;源,取其于源泉勃勃、源源不断、生生不灭;祥,自然是吉祥如意。这三个字合在一起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意境。他早就立下了一个心愿:如果自己有朝一日新开一家店,能创一个字号,便用“恒源祥”作招牌。如今,他的心愿实现了!

虽然这是一家非常小的字号,门面不过是摆在弄堂口的半家,店员不过两三个。但这已不是一家“歇壁小店”,这是一家有伙计、有店面、有门市的小店号了。依然是批发为主、门售为辅,经营的是洋杂百货,其中包括绒线,其实当时绒线的销售还不及人造丝。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家其貌不扬开在弄堂口的小店会发展成为上海滩最大的绒线字号,更不会想到80年后它在另一位与沈莱舟先生毫无血脉关联的刘瑞旗先生的经营下,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集团!

这时候的上海,一天有100家字号开张,但同时也有100家字号关门打烊。万丈高楼平地起,巍巍巨厦是要靠一砖一瓦慢慢地砌成的;漫漫长途是要靠一步一步地走过去的。沈莱舟笑咪咪地站在店门口,拱手欢迎光顾小店的顾客,并没有多少人能猜得出埋藏在他心灵深处的志向和意愿……这一年他33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圆梦 1(1)

上海兴圣街,一个绒线的神话。沈莱舟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