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 (第1/4页)

卧着一座小巧灵秀的山,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镶嵌在一面巨大的白银盘里。这山上的色彩,或浓或淡,或明或暗,就像有人给山披上了一件变幻莫测的衣裳。

“这个就是君山。”那人指着那座山说道:“上面有一二妃墓,经过君山的人都会上去祭拜一番。你要不要上去祭拜?”

宛兰点点头,就当入乡随俗。

船一点点的靠近,到了君山,这个船工便讲述了这个二妃墓的来历,“相传千年前,舜帝南巡,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之赶来,船被大风阻于君山,二妃突然听到舜帝已死于苍梧,悲痛欲绝,望着茫茫的洞庭湖水,攀竹痛哭泪水洒遍了山上的竹林,遂成斑竹。不久,二妃忧郁成疾,死于洞庭湖,葬于山之东麓,为纪念二妃而改洞庭山为君山。”

原来是有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

宛兰登上这座岛,走进这个郁郁葱葱的树林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仿佛觉得这个地方就像是浑然天成一般,一般情况下,很少有自然能有如此的精心雕琢。

按照船工所说,在山的东边,看到了一座墓。修饰得很简单,但很干净,似乎是有人经常来打扫。二妃墓周围种着很多竹子,上面都是斑斑点点呈泪状,只要看到这样的情景,总会想到当初二位妃子为舜帝哭泣时的情景。

后人凭吊,总会联想出很多事情。

她想到自己的感情,虽不至于像二妃那么的传奇,只是一个平凡人的普通相恋,但也曲曲折折,至今没有个结果。

自己这么追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她说不上来,自是为完成一个梦,想要有一个平凡相恋的结果。而她认定的人,便是千亿。不敢说千亿有多么多么的优秀,但至少,很适合她的梦。

偏偏她又是那么的执着,苦苦追寻不到,又进行下一波的追寻。其实,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执着的动力到底是什么?或许,就是一种精神寄托吧。

既然这样,她刚才又怎么与闻人吵架了呢?比起自己的事情,他报仇才是大事。全家的惨死在他面前,他此仇不报怎么誓为人?确实,她没有经历过全家被杀的事情,所以她又有什么理由去说他呢?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罢了。

她开始后悔自己刚才说的那番话,想要回去道个歉。“不过,说不定他已经去了闽越国了。”这个时候,才想到要后悔,唉——为何当初要将话说的那么绝呢?

她在二妃墓前放上花,在此沉默了片刻。

转身离去的时候,她深深的呼吸一口凉气——此后又得一人上路了。天涯之大,更添一个孤苦之人。

第十一章 人贩子

更新时间2014…10…11 11:16:00 字数:4450

从华容县撑着船往北,又在一个小村庄过了一夜,到了第二天下午,终于到了洞庭湖对岸的缘林。

初到缘林,便觉得这个地方比起之前见过的武陵和临湘,小太多了。以至于认为这个地方就是个小村庄。但船工介绍,这个地方确确实实是个县城。给船工付完钱之后,宛兰意外的发现,自己剩下的钱——不多了。

算了算,顶多够两天罢了。前两天跟闻人宏谦闹意见,她负气离开,连钱都没有来得及分。大部分的钱,还在闻人手中——不知为何,她开始心疼那钱了。

钱所剩不多了,这该如何是好?

她想起之前在牂牁附近的江村,那时落魄得连乞丐都不如,沦落到地上捡别人踩了一脚的包子吃。那种经历一旦回想起来,头皮就开始发麻,手掌紧紧的蜷缩。过了好一会儿,才摆脱这不堪回首的往事。

她想起那时候,在江村是漆雕氏收留了她,然后她就是帮饭店洗盘子。那么这次,也如法炮制。

她走进这个县城——这个县城真的不大,走了一百多步便出了这个县城。里面排布着三十多个茅草搭成的屋子,想必不是很富裕。沿街出行的人寥寥无几,转了一圈也才十个人不到,也许与现在时间太晚有关吧。

“到哪找小饭店呢?”宛兰左转转,右旋旋,却很少能见到有饭店的。反倒是她这般一个外乡人,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也终于在这个小县城的北段,发现了沿河的一个小饭店。这个店分上下两层,古朴又简单,外面很简单的挂了一幅木刻画——米饭飘香的样子。

一进店,那个店家急忙问道她需要点什么菜。

宛兰环顾这个店,里面的桌子大约有十来张,坐满了一半人——看来生意不错,她也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