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1/4页)

雷老几乎每天都到梅山酒店去喝茶李远方深知他的性格没当一回事地对他做了个鬼脸说:“你老人家千万不要着急太着急了等会第一杯酒你又没尝出味道就下去了。”雷老自知理亏没再和李远方计较无所谓地说:“你想怎么说随你反正今晚你要再不把中午没说完的话说清楚我就不让你走。”

菜刚上来两三个雷老就让服务员把那坛女儿红打开给每人都倒上一杯。不过这次他很讲究让李远方把那瓶“a62”也先给他倒上一杯然后望着李远方说:“我开始品了!”李远方做了个手势说:“你老请!”于是雷老就开始品酒。

他先喝的是六十年的女儿红分几口把一杯酒喝光闭上眼睛仰着头体会了一下说道:“上次这酒只给我倒了一钱不到只能算勉强尝了个味道这一次才真正算是喝酒这好酒就是不一样。”李远方笑着说:“你老别紧张这酒还够让你再喝个两三杯的再尝尝这个!”

雷老没在意李远方话里的调侃味道更加小心地品尝起那杯“a62”来可能是觉得“a62”的数量比女儿红少得多没舍得一次喝完还剩下小半杯。喝过后仍然闭着双眼体会了一会然后睁开眼睛对李远方说:“如果我没说错的话后倒的这杯酒的年头至少有一百多年味道比六十年的女儿红醇了许多但不知道怎么搞的这酒的香味差了一点而且稀了许多你这娃子不会是舍不得这样的好酒往酒里兑了点水来给我喝吧!”

李远方笑迷迷地对雷老说:“要是我说这酒只是今年新出的普通花雕你老信不信?”雷老一脸不屑地对李远方说:“你又想蒙我是不是谁要是能酿出这样的酒来打死我都不信。”这个时候李远方的表情变得非常严肃朝大家都看了看然后一本正经对说:“我也知道大家都不信不过这酒确实是今年新出的文龙你来告诉大家这酒是从什么地方拿来的。”

董文龙说:“上午远方给我打电话让我到孔伯伯和姐姐的实验室里去拿东西去的时候孔伯伯的研究生交给我的就是这四瓶酒连标签都是现贴上去的。”现大家都听得一头雾水李远方指着四个瓶子解释说:“今年初从梅山镇回来后我就打算学那些大酒厂研制出一套酒类陈化装置用来解决陈年酒供不应求的问题经过我和叶黄两人两个多月的试验最后得到了一套最适合梅山花雕的解决方案。这四个瓶子上标的字母‘a’说明这是目前所试验出来的第一套方案标的数字代表天数指的是在陈化装置里处理的时间‘a62’就是用第一套方案经过六十二天的陈化处理。经过我们的对比化验在陈化装置里处理一天相当于窖藏五年所以这瓶‘a62’就相当于三百多年的陈酿。不过因为我们没来得及进行进一步的试验来完善陈化装置的各个参数调得还不是最合理的所以酒的味道和口感虽然和真正的陈酒差不太多但香味差了点。至于酒比较稀则是因为如果不盖上盖子的话酒在陈化装置里挥得太快而且目前的陈化装置一次只能同时处理一百斤酒我们又要用这个装置做许多实验为了不让酒全部挥掉只有把盖子盖上了所以这酒就稀了许多。”

李远方作这一番解释的时候除了董文龙因为多少知道点内情不为所动外在座的其他人都吃惊得连大气都不敢喘偌大的旋转餐厅里安静得几乎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隋丽更是用崇拜的目光脉脉含情地看着李远方。最后由雷老打破了平静对李远方说:“这样的话你以后不就大财了你这瓶‘a62’哪怕少算两百多年就当六十年的女儿红来卖女儿红那次在上海拍卖每坛值二十多万所以你这酒一斤至少能卖个四五万块钱的你多造几台那种机器一年弄他个一两万斤出来一年不就能赚几亿块钱了你不是说是用今年新出的普通花雕处理的吗这几亿块钱等于是白赚。”

李远方摇了摇头说:“你老人家不知道这账不能这么算。先是处理装置的成本很高每套差不多要三十万希望进入批量以后成本能降些下来。其次这个东西的耗电量特别厉害一个小时要用四十多度电要处理出‘a62’就要耗电六万多度每度电按四毛钱计算光电费就得三万多。另外在处理的时候瓶盖不能盖得太严总要挥掉许多酒所以每五斤花雕只能得到一斤‘a62’。这样的话就算一次处理一百斤花雕最后光是电费成本每斤‘a62’就要一两千块。而且我们做生意要讲诚信不能把这种处理出来的酒当作真正的陈年女儿红来卖。这种酒的味道虽然几乎以假乱真但像雷老这样的专家一品就能觉和真正的陈年女儿红的不同之处到时候穿帮了会影响到公司的声誉。如果不是真正的陈年女儿红每斤卖一两千块钱是没人要的。所以我的想法是下阶段把这个装置再改进一下降低耗电量、提高效能给公司配上二三十台用这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