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酢S忠蛩�比耸侄尾腥躺衩兀�氯艄砩瘢�褂�⒆�盗四Ы讨腥搜�肮钰艿拇�拧�

而也因他杀的最后一人,与衡山派素有故里,使得五岳剑派再无法维持原先僵持局势,依旧按兵不动下去。伴随着武林中的暗潮涌动,衡山派掌门莫大却是随着书信,亲自来访了一趟华山。

我在幼时曾随师父观礼衡山派掌门交替,倒是见过他一面。莫大长我好几岁,性痴胡琴。比起素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他,我反而与他师弟刘正风有过几次照面,更为相熟。他衡山派门中俱善音律,走的是“琴中藏剑,剑发琴音”的武道,在江湖中别具一格。

我站在华山山脚相迎,便见得自远方一个身形瘦长之人飘飘荡荡得靠近了,脸色枯槁,披着一件青布长衫,洗的青中泛白,背着一把胡琴。明明是三十多岁的年纪,望去却带着一丝落拓悲怆,教人未闻其琴音,却先存了凄怆之感。

我面露微笑,朗声道:“久仰潇|湘夜雨之名,莫掌门远道而来,岳某幸甚。”

莫大停在我跟前,回了一礼,连我一时间也未有完全看清他的身法,心中不免暗暗称奇。素闻他衡山派轻功如云雾,如今一看果真不凡,却不知那百变千幻衡山云雾十三式,身为衡山剑法绝技,又是怎样得精妙绝伦。

他道:“岳掌门。”说完又转头看了眼我身旁的令狐冲,脸上露出一丝微弱的笑意,眼中那丝缭绕的愁苦消去片刻,换做了短暂的欣赏之色:“很好。”

我知晓他素来不善言辞,在这几年中,更因与他师弟刘正风不睦,变得愈发神出鬼没,倒也没有多奇怪。他那句“很好”的赞誉并不是说我,而是对令狐冲说的。近日来令狐冲已经开始融汇华山九式,身上不免带着一丝难敛的剑意,被他察觉到了。

令狐冲当即向前,见了一礼:“华山弟子令狐冲拜见莫掌门。令狐冲才疏学浅,莫掌门谬赞了。”

自那夜受罚后,我与他之间那丝微妙的隔阂忽然就消弭了。我没有再提起过,他言语中也不曾涉及,倒是似乎痛改前非,心无外骛地专心起了剑道。或许是因他在那招“无边落木”上困了许久,厚积薄发之下,进步异常之快,短短时日里便把九式的最后两招“青山隐隐”、“古柏森森”尽数掌握。

他不过十五岁,便在剑法上取得了这般成就,自是当得起剑术名家的赞誉的。

莫大微微一笑,并不接话。我也没有在山脚继续寒暄的打算,便邀他上了华山玉女峰,来到正殿中商议。待他入座,我的视线微微划过了他坐下后便拿在手中的胡琴。听闻“潇|湘夜雨”之名说的是莫大极工琴韵,一曲胡琴声出,便让人眼泪都要落下。我在意的却是他藏在胡琴中的那柄剑——剑发琴音,此中意境何等令人神往!

他侧过脸,我二人视线相撞,俱是微微一颤。

我紧紧看着他,脸色肃穆,他亦是目不错失得与我对视,面上流露出十分的凄苦悄怆,直让人心神俱要被沉浸,仿佛下一刻,他按在手中的胡琴便要被轻轻拉响,那一丝丝缭绕着亘古的凄怆的潇湘夜雨之声,已然遥遥的飘来,带着雨滴的凉意、夜风的低絮、丝竹轻扰,那一个音便要破空而起!但我却不为所动,心中的剑意与战意却逐层递升。虽是二人皆未出剑,却已是暗中交手,不分上下。

这番彼此试探似乎长久,实则电光火石。我当即错开眼,他亦是垂下眉毛,缓缓吐出三字:“君子剑!”

作了一揖,我叹道:“不敢当。”如他这般高手,人为至而剑意至,琴未发而声韵存,那丝自始终缭绕在他身上的落拓,便如我言行举止的浩然之气一般,在悄无声息之间置对手于剑意中了。

然而他远道而来,毕竟不是为了比剑。纵使二人都生出了战意,这个紧要的关头,也不可能让我二人切磋一番。

莫大道:“此番来访华山,其实是为了一份邀帖。想来此事岳兄也已经知晓,下月初五,我五岳剑派再度会盟,便在嵩山登封县。”

他自怀中取出一封纸笺,上头写着“华山岳掌门启”。那字迹龙飞凤舞,银钩铁画,笔锋流转很是熟悉。我心头忽然回忆起左冷禅昔日里那一封封书信上的内容,心中登时一片复杂。

我接过那封会盟邀请之帖,沉默了一会儿,不免遗憾道:“岳某向来耳闻衡山剑法精绝,变幻莫测,只是此时请教,并不是时候。”

他忽然道:“手谈一局,倒也无妨。”我一怔,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莫大的剑意虽然困苦凄凉,其人却通透达情,倒是可交之辈。

我二人相对而坐,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