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 (第1/4页)

美军的桥头堡整地大概有2里的距离,而在他们的南面,就是一片蔓延到了海边地沼泽地。

中东地区的地形非常独特,在两河流域,以及卡伦河下游都是沼泽地,而沼泽地与沙漠,荒漠之间只有一条宽度不到100的草地。这与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地形都不一样,沼泽地里也主要是流沙,而不是淤泥。河流的水分在这里分散,然后注入波斯湾,虽然主河道仍然很宽敝,但是沼泽地地面积也非常巨大。霍梅尼港就是建立在沼泽地旁边地一座港口城市,大部分位于两河流域下游地区地城市实际上都是建在沼泽地上面的。

进入沼泽地之后,凌天翔放慢了速度,并且把突击步枪背在了身后,尽量想身体展开。实际上,这根本就不是凌天翔所熟悉地沼泽地,完全就是流沙,被水浸透了地,松软得可以将整个人吞没掉的流沙。

试探了一下之后,凌天翔将绳索抛给了后面地队员。这里肯定吞没了很多生命,包括人的生命。老天爷既然不会区分美军与伊军,那肯定也不会给他们这些雇佣兵特别的眷顾。身体刚向前面爬了大概半米,就陷下去了好几厘米。凌天翔屏住了呼吸,没有胡乱挣扎。后面的队员将绳索捆在了腰间,凌天翔朝前面缓慢的爬了大概3的距离,跟在他后面的队员也进入了沼泽地里。绳索被抛给了第三名队员。凌天翔每爬几米就会停下来,观察一下后面队员的情况。

在沼泽地里,或者说是在流沙上面爬行的感觉非常怪,全身没有一处地方可以着力,只能够将力量平均分配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上,并且尽量放慢动作,前进的时候必须得尽量分散力量,而不能将力量集中在手上,或者是脚上,不然就会陷下去,甚至被流沙给吞没掉。队员们每五个结成了一队,用绳索连接在一起,这样就算有人不小心陷了下去,其他的队员也能将他拉起来。

队伍爬行的速度并不快,同样的,沼泽地里也不全是天然的陷阱,大概每过几十米,就会有一块比较坚实的地面,可以让凌天翔他们喘口气。凌天翔这批队员只在去南方接受陆战队特种部队的额外训练的时,学习过怎么在沼泽地里前进,在大部分时候,都没有类似的作战经验,因为在不管是阿富汗、帕米尔高原,在兴都库什山脉都是没有沼泽地的。他们也没有去沼泽地执行过作战任务。

其他的几支队伍爬行地速度也非常的缓慢。好几个带了

药的队员显得格外的吃力。在凌天翔左侧的袁德良当凌天翔再次停下来的时候,他有点担心的朝袁德良看去。当他看到袁德良将作战伪装服铺在了身下,用绳索将伪装服系在了腰见,双手各抓住了伪装服的一角时,凌天翔立即笑了起来。袁德良的鬼点子确实不少!

其他队员也立即明白了过来,纷纷照葫芦画瓢,学着袁德良的样子将伪装服铺在了身下。伪装服撑开地面积很大,分散了人体对地面的压力,爬行的时候就可以用脚上的力量,自然就要省力得多了。而且也不需要担心陷入沼泽地里。

看到凌天翔也照着样子铺开了伪装服,袁德良朝他笑了起来。队伍前进的速度稍微快了一点,而且体力消耗得更少了。可是,凌天翔他们至少还要在沼泽地里爬行3里的距离,才能够绕到美军桥头堡阵地的西面。让凌天翔有点不敢相信的是,顾卫民带着地那个小队早就已经从他们的视野里消失了,看样子,顾卫民那帮队员在加入了总参直属特种部队之后。特别加强了在南方多水地区活动的能力。

时间在迅速的流逝着,凌天翔也想加快速度,其他的队员也一样,可是很明显,这不是他们地强项。至少目前不是。在沼泽地里。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快起来。回去后,得想办法加强湿地环境下地作战训练!凌天翔一边想着。一边缓缓地向前爬行着。在高原。在山区,在乱石堆里。他们这些“雪豹”大队的队员比岩羊还要灵活,可是在这块连鳄鱼都难以生存地沼泽地里,他们地表现就太差强人意了。

沼泽地给凌天翔他们带来行动上的困难地同时,实际上也帮了他们。因为沼泽地很难通过,所以美军才没有在桥头堡的西面,也就是面向沼泽地这边部署巡逻与警戒兵力,大概美军也认为没有任何可以威胁到他们的军队能够从沼泽地里通过,才会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了桥头堡的北面,应付来自沙漠方向上的威胁。这让凌天翔他们不必担心因为动作过大,或者是发出了响动声而被美军发现,还可以让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应付大自然的挑战,而不是人的威胁。

用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凌天翔他们才艰难的爬完了这段不到3里的路程,这绝对是凌天翔他们这批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