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 (第1/4页)

“这大家伙要不少的钱吧?”袁德良舔了下嘴唇。

“这是肯定的。只是,现在政府还没有宣布,甚至没有正式承认已经动工建造航母了。”连豫泯转过了身来,“不过嘛,比起美国来讲,这艘航母的造价要低得多。首先是我们的人力成本低,造船业本来就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其次,我们国产的原料与零部件地价格也要低得多,光是航母用装甲钢板地价格就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而且质量一点都不差。其次就是辅助与电子设备的价格也要低得多,只要坚持国产化,那么价格就可以控制。大概,最贵地就是航母的动力系统了。好像我们自己造不出航母用的大型核反应堆,如果要买的话,最多也是向俄罗斯买。一艘航母至少要两套核动力系统,而一套的价格就在8欧元以上呢。”

“这还没有算舰载机,以及所需要的护航战舰的费用。”凌天翔放下了望远镜,“如果算上的话,就算按照我们自己的物价计算,一支航母战斗群的成本价都不会低于100欧元,再算上寿期费用的话,恐怕得花上300欧元了。”

“比起美国,还是低了很多。”袁德良跟了一句。

“不知道,黄总他们会不会出资援建第二艘。”连豫泯朝站在船头那边的黄龙飞等人看去,“不过,我觉得共和国要造的话,肯定会一次造至少三艘,这样才能够保证平时至少有一艘航母在海上活动,在紧急时刻可以投入两艘,如果遇上全面战争的话,三艘航母也不输于美国的第七舰队了。”

“差不多,不过问题是,我们在研制航母方面的技术,还有对航母的使用有多少经验。如果没有,那我们还是得走苏联的那条路,从小的造起,每级就只造一艘,最多两艘,等到摸透了航母的技术之后,再批量建造更多的。”袁德良也有自己的观点,“再说了,我们不是美国,还没有到美国那种经济水平,一口气上马三艘的话,国家能否承受得起,毕竟我们每年的军费连美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美国一共才养了11艘航母,我们却要养3,这确实太夸张了一点。”

“这也得看实际情况。”凌天翔的兴趣也被调了起来,“在经验方面,我觉得没有多大的问题,如果真没有经验,我们就应该像日本那样,从两栖舰下手,从小到大的发展。而这次直接造的至少是中型航母,那就证明我们的技术人员,还有海军官兵对航母已经有一些经验了。另外,十多年前,我们买回来的那几艘废旧航母不都摆放在那吗?听说,前几年,国家还出钱对其中一艘进行了翻修,大概就是要将其当作训练舰使用吧。而在维护航母的成本方面,我觉得问题更不是问题,我们的官兵成本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而平常采购的军用物资的成本也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左右,加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以现在共和国的实力,养3航母的问题还不是很大。”

“那可不见得,毕竟要养的不仅仅是3航母,还有上百架舰载机,数十艘护航战舰,以及数艘潜艇。这些都算上的话,那成本就不低了。”

“这样一来,我们的海军也不需要其他的单独舰队了吧?这自然就节约了一大笔的开支。”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争的。”连豫泯立即出来调停了,“我们有三支舰队,就算为每支舰队提供一艘航母,也需要造3吧?”

凌天翔与袁德良都笑了起来,可实际上他们都清楚,北海舰队是不需要航母的,主要是该舰队都集中在近海活动,能够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有效支持与掩护。同样的,东海舰队对航母的需求也不是很激烈,在海航大量装备了远程战机,以及加油机之后,东海舰队活动的主要海域也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范围之内。真正需要航母的是南海舰队,首先是南海的海域更为广阔,其次是南海的问题更为尖锐。因此,就算建造了3艘航母,也至少有2,甚至有可能把3艘都放在南海舰队。

就在三人讨论的热烈的时候,渡轮已经经过了船厂的码头区,到了长兴岛的东面,在朝着一条不太长的横向码头驶去的时候,游艇的速度慢了下来。凌天翔他们也来到了船头处。游艇并没有靠上码头,而是沿着码头朝着一座并不是太大的船篷驶去。

“我们这是去哪?”凌天翔觉得那座船篷看起来像是用来建造潜艇用的。

“到了你就知道了。”黄龙飞神秘的笑了一下。

渡轮在靠岸的时候微微震动了一下,黄龙飞等人差点没有站稳。一名保镖跳到了岸上,将缆绳系在了一根船桩上,渡轮随即停了下来。等到系好了三条缆绳,保镖才搭上了跳板,凌天翔此时已经很是好奇了,很想知道黄龙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