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1/4页)

务,就能免去多少百姓税务。至少儿臣听闻朝廷谋利利贷之举……父皇请三思。”

朱敬则叹息道:“殿下仁爱之心,臣钦佩。只是此举一开,非是殿下所想的那样……”

可是朱敬则却没有李威的理由充分,因此辨解不得。

李治不置与否,扭过头,看着阎立本与郝处俊问道:“郝卿,阎卿,你们意下如何?”

还是很心动的。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之贵。儿子说得对,如果有钱了,何必放高利贷。只是征税嘛,再说又是主动jiāo税,代表的也只是独此一家。比放高利贷名义总是好听一些。

或者有一个十家八家的,主动jiāo税,连敛财的高利贷都省去了。

郝处俊也是沉yín,其实都是心动,不知道获利多少,有比无好,太子刚才说的一番话,又很有道理。天大地大,人命最大。但有了商人二字,任何人都不敢开口。越是清流,越不敢开口。最后慢慢地回答道:“此例可开一次,但亦仅此一次。圣上下旨优奖一番,至于官爵则不可能授。”

朱敬则叹道:“只怕此例一开,就非此一次。”

李威心中窃笑,当然不会仅此一次了,有了此例对比,以后就会好办得多。但没有想到会遭遇到朱敬则如此强硬的阻拦,连吃在嘴里的糖都不甜了,带着深深的苦涩。

当然,李治也很苦,让大朱扫了兴。

………………………………

但糖的事,终于在京城流传开来,听闻江南出了一种好糖,比太子糖更好。

其实两种不同而语的,砂糖不仅是作于零食的,用场更多,用量更大。李威也不会说,于是众人翘首以待,这一点略略没有让李威失望。

就到了十月末,加冠礼。

很繁琐,这一次李威没有逃过,礼必躬亲,一天折腾下来,两条tuǐ都软了。

“来,替孤捶捶背吧,”李威无力地趴在chuán上很暖和,盖的没有棉被,但有细毾、máo罽、氍毹,比棉被保暖xìng不差一些。只是老百姓会不会用得起,不得而知了。身上也有许多皮制的袍裳,倒不会冻着。

几双xiǎo手伸了过来,连韦月也在看着碧儿,用xiǎo锤头擂着。技巧是没有的,力气更是没有力,不会痛,也许正好敲到xùe位上了,也很舒服。李令月坐在chuáng头嘻嘻地笑。

“弘儿,你倒也有惫懒的一面。”

李威一下子跳起来,说道:“参见母后。”

然后用眼睛瞟着旁边的太监,武则天摆了摆手说道:“不用怪他们,是本宫不让他们通报的。自家人,通报什么,非要生疏不可?”

“是。”

“你们且出去。”

连李令月都让武则天撵出去了,武则天才说道:“本宫已经运来了棉huā种籽。”

“恭喜母后,此举善莫大矣,千家万户以后身穿暖衣,chuáng盖暖被,将会对母后感谢万分。”

“休得虚言,本宫只是很担心。”

“勿用,母后敬请放心,儿臣会全力相助。”

“成更好,不成本宫无可奈何。只是本宫也想百姓好些。”

“母后仁爱,儿臣一切皆是学习母后的。”

“你这个孩子,病了一场后,心思重了,嘴也滑了。”

不知是夸奖,或者是讽刺,生生让李威不知如何回答。

武则天又说道:“但本宫前来,是有事与你要谈的。”

“请母后指示。”

“你终于chéng人了。”

“儿臣在母后面前,永远还是一个孩子。”说着要拉武则天的手。

武则天则将手缩回去,说道:“不可再拉,你chéng人了,需要注意一些的。”

李威无语了,难道母亲也会害臊?武则天又说道:“但有些事本宫一直放在心间,想说,没有说出口。”

“母后指示。”

“江碧儿,至今还是一个云英之身,是吧?”

“是,”终于明白了,母亲这是担心自己“不正常”,说道:“母后,非是儿臣之故……只是碧儿年太xiǎo,儿臣病一直没有康复。因此,儿臣也向碧儿说过,等她及笄之后,那时候儿臣病更痊愈一些。才是同寝之时。再说,父皇chūn秋正盛,虽然也有顽症缠身,不是有母后在旁协助吗。儿臣的子嗣倒是不急。”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于是暗示一句道:“岂止是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