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 (第1/4页)

“……”

李谨行一张大黑脸上青筋直冒,说道:“殿下啊,臣先告退。”

不能退,这一退再也说不清,伸出手道:“非是小事,几千将士安危,甚至关系到未来的赞普。”

说完了,自己也软下去,若真让她得逞,未来吐蕃的赞普就是他儿子。然后他继为皇帝,为了大唐,带兵攻打儿子的军队。或者儿子为了吐蕃,前来攻打大唐的军队?这都是什么呀?

“正是啊,若你答应,你的儿子就是未来的赞普。不为了我们吐蕃,为了你的儿子,也要扶持我们吐蕃一把吧?我说过,噶尔家族是为了树立权威,这才屡屡与你们唐朝交战。但我不喜欢,我喜欢你们汉家的文化,还读过你们汉家许多书籍。宗教我不信笨教,却是信文成公主与从天竺传过来的拂教。”

这倒也不错的。武则天是假和真斗,在她执政时屡屡与外族交战,只是胜得少,败得多。没禄氏只着重于内政,铲除了噶尔家族后,也许是因为与唐朝姻亲,也许是因为其他原因与唐朝一直没有多大的战事。这也是历史上李显同意和亲的重要原因。

而且扶助儿子器弩悉弄举行了一次大辨会,让佛教人士与笨教人士进行辨论,最后全文佛教获胜。但她死后,尺带珠丹就没有那么听话了,然后唐朝与吐蕃屡次进行了大会战。

这一段历史,李威知道得不清楚,只知道这个女子了不起未来吐蕃的武则天。所以防备心很重。若是知道再清楚一点就能找到许多楔机。

继续说道:“我们吐蕃人怕热,怕低,国家力量再强,也占不下你们唐朝的长安。你们唐朝人怕冷,怕高就是再强大,也攻不到我们逻些城。为什么我们两国非得要交战,不能以和为贵?”

这个怕热怕低吐蕃人也清楚,所以没有继续向天竺扩张怕低不是低了湿气重,吐蕃人用湿气重解释的,其实这是他们呆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生活惯了。到了地势低的地区,有富氧症。后来吐蕃入侵到长安后,呆了一段时间落荒而逃,正是许多士兵富氧症发作,身体不适怕出事,逃回去的。

李威又抹了一把汗,道:“好,就算如此,为什么你早”要……要找孤?“

“血脉啊,天下最尊贵的血脉,莫过于太子你了。而且你身上流淌着一些鲜卑人的血脉,以后生下孩子,没有明显汉人的长相,也不会让人察觉。”李室弟子到了李世民身上,至少有四分之三鲜卑血脉,因为祖母与母亲皆是鲜卑人。所以史书说李世民长相奇特雄伟,诸臣不敢视。这个长相奇特,正是指一些胡人长相的,比如钩鼻子,眼睛洼下去,虬髯。实际上追究起来,有可能四分之三鲜卑人血脉都不止,天知道李虎是不是汉人?拓跋佳入洛阳后,改汉姓,用汉礼,穿汉服,学习汉人起居。多少胡人改成了汉姓?特别是张王李赵这样的大姓。李渊说我家出自陇西李家,是陇西李家,还走出身于大漠,天知道了。

但到了李隆基身土,这个血液更少了,而且李室王朝以中原人自居,这与后来满朝不同的,更没有弄什么文字狱镇压,甚至主动将这份血脉稀薄。所以中国历史将李唐还是视作为汉人的王朝。

可现在不是,传承到了李治身上,长孙皇后又有许多鲜卑人的血脉,因此李治还有着浓浓的鲜卑血液在身上流动。经过了武则天稀释后,李威他们稍稍好一些,可还能看出一些,比如毛发略卷,眼睛有些洼,鼻子有些钩。从理论上来说,他若与没禄氏结合,生下了子女吐蕃人是不易察觉。

正是因为这份血脉,中原人承认李家是皇室,可不承认血脉高贵,与崔李卢郑王他们相差太远了。可是吐蕃不这样想,什么汉人哪鲜卑人哪,是皇帝,那么大国家的皇帝,血脉总是最尊贵的。

李谨行稍稍缓过一口气了,不笨啊,脑海里就在琢磨,处理不好,父子相杀,是避免不了的。可处理好了,却让他看到无限的机会。只是这个借种,自己看过那么多史书,总没有看到呢?

想到此节,又有汗水滴下来。

李威也是很晕的,晕乎乎地问:“可你前来,不怕你们吐蕃人发觉,不怕你们赞普知道?”

“那又有何难,噶尔钦陵大军中有耸多将领是我们羊同人,还有一些将领是忠于赞普的,我离开噶尔钦陵大营前做了一些安排。这个大论终是低估了我。若是你同意,我发觉有了身孕,立即带你们安全离开。然后我返回逻些城,时间上相差一两个月,我对外扬言是早产,谁个察觉。况且我离开时,也说过我是回逻些城的。若是没有,你们皆是骑兵,灵活机动,我相信带你们在我们吐蕃转上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