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部分 (第1/4页)

于是又改悔起来,说道:“只是一个九寺少卿,各位,你们太大惊小怪了。'http://br/>

一句话,让所有人一愣。

郝处俊等人本来就很反对的,这一听,心中想到,这个裴炎什么时候真正倒在皇后裙下了?更警觉,也更不同意。

争了大半天,没有结果。

张大安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可听到他们的争撕心满意足地微笑。

当天晚土,到了雍王府上。

既然坚决不愿意监国,李贤只在府中修书,不出门,可是当初诏书是让张大安为首的一些大臣,协助李贤修书的。他去雍王府,并不影响李贤的“退”

将事情禀报了一下。

李贤不能作主,主要还是询问段夫庆,派人将段夫庆喊来,又大约说了一遍。段夫庆又问了各个宰相的履历,在吐蕃听到的情报不详细,在民间听到的传闻不真垩实,因此还得要问。

一个个问完了,说道:“殿下,可以进行下一步安排。”

张大安没有离开,也想看这个牛哄哄的胡人,倒底有什么高招。

仅因为这次争执,还是远远不能影响武则天与太子的关系,更不能影响太子上位的。'破晓神灵提供'

继续说道:“你派一些生面孔的人,在几位相公经常出没的茶馆,或者其他场合,悄悄扬言。就说天皇图谋不诡,数位宰相,看似太子势大,其实未必,戴至德、郝处俊、张文灌岁数皆高,特别是前两人,都七十多岁了,身体一直不大好,经常生病。而李义谈为人又刚勇急躁,刘仁轨不能容人,是一个地道的小人。已经不是数年前的辰光。嗯一想,前几年,那一个敢当着众位宰相的面,捧诸武上台?况且还走出自宰相之口。再看诸相中其他数人,王德真、裴炎、崔知温,就是薛元超也叛投于皇后门下,这些相公皆是年当益壮之时,他们全部投于天后门下。天后还不满足,又要捧诸武上台,她要做什么?”

实际上是王德真受了下属的蛊惑,才提出来的提议,武则天根本就不知道此事。

细想了一下,李贤说道:“妙啊。”

不能乱造谣,得有针对性。

段夫庆又说道:“殿下,且慢,夺嫡之事,已经不能急在一时,散过谣传后,让这几人立即离开,不要再露面了。让百姓自己去议论。以免让人查出来。”

“是。”

张大安心里面不是滋味,谁是胡人粗鲁的,这个胡人一套又一套的,心思比自己还细腻。这想法也是错误的,现在的吐蕃,后来的突厥,屡有人才涌现,与胡人汉人有什么关系?只是文明方式落后罢了。

李贤立即去布置。

但他就当此事没有发生一样,继续呆在府中连门也不出,修书。除了修书外,任何客人也不接见。就连秋仁杰也狐疑起来,难道这个雍王真的退出夺嫡之争。

于是将视线再次转向了明崇俨。皇帝死活就是不退位,怎么办呢?等一个一年两年可以,等得时间长了,难免会夜长梦多。可是太子不能真率兵谋反。得有一个适当的借口,不但是逼皇帝自己不得不退出来也是顺手逼皇后退让手中的政权。

对武则天,狄仁杰也不放心。

武则天也没有注意,在等李首成回来,看李。o成带来了什么回话。

谣传在蔓延,暂时还没有让武则天注意。李首成回来了,裴雨荷她们也到了洛阳。李潞让武则天抱到洛阳,不得不来。前去青海裴雨荷病倒了现在还没有康复,不过也有收获,御医搭了一下脉,确认了狄慈与徐俪有了身孕。

武则天眉头皱了一下,有身孕是好事可怀孕的对象让她极为不满。秋慈出身更贱,徐俪在她眼中就是一个疯丫头。

不满意,只好与李首成进行了交谈。

听完后沉思道:“你确认弘儿这些话是真心说出来的?”

“是奴婢观察了恨久。”

“这一次辛苦你了,本宫心中有数。”

“这是奴婢应当做的。”

“嗯去见陛下吧,他想问一问青海的情况。”

“喏。”

又去拜见李治,李治倒是真垩实地询问了青海现在的战况。李首成老老实实地将他听到的看到的,又细说了一遍。

“这个论钦陵是一个危险的人物。”

“是。”

其实李令月已经将她听到的,以及从薛讷嘴中掏出来的,急不可耐地告诉了李治,但毕竟是一个孩子,说话丢三落四的,再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