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部分 (第1/4页)

�醭�牙牍�锓⒑螅�芟较碌闹醒撬笆沾锏剿那�灏偻虻侠漳尽R虼舜笤脊浪阋坏侠漳鞠嗟庇谔瞥�桨俣辔模��

这才是一个开始。

安国太后没有办法了,只好同乌拜都拉签定和约,答应每年向大食进贡一百万迪勒木。就是这样,乌拜都拉还带了四五千奴隶,以及抢来的大量战利口、金银珠宝、武器、服装、器具,返回谋夫。甚至连路边的大树都没有放过。乌拜都拉立功回去,又到了奥斯曼之子赛德来呼罗珊担任总督之职。

安国太后认为进贡了也就没有事了。哪里知道这个赛德更贪婪,将前任签订的条约一起推翻,继续进攻。这时候安国财富抢空了,战士打得差不多了,只好投降。不但进攻安国,还进攻康国、中曹国等河中各国,打败了河中各国与突厥人组成的联军。花剌模子也是被他所逼,整个国家没入大食。安国太后无奈之下,只好让国内八十几个最尊贵的贵族做为人质,送到谋夫。

但赛德的背信弃义,导致了河中各国的不满,有可能是因为唐朝大胜的原因,各国纷纷起义,包括押到谋夫的安国八十名贵族,此时表现了血性,在谋夫行刺赛德,未果,全部自杀,壮烈牺牲。但此次刺杀,导致了赛德不治而亡。

所以为什么李威一反常态,要求河中地区交纳税务,虽然有一些国家反对,但更多国家赞成呢。也就是这个原因,看一看一个安国吧,一年就要被迫交纳一百万迪勒木,仅他们一国贡税就接近二十万缗钱了。按照河中的银价,更接近了三十万两银子。一个是三十万两,一个是三千两,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听到这个贡税,李威、王方翼、李谨行、契苾明几乎都同时相视了一眼。

若是让一个安国就交纳一百万迪勒夫的税务,唐朝也不会在河中受到欢迎。可别忘记了,安国无论人口或者面积,仅占河中与吐火罗的百分之一,顶多五十分之一。

假如唐朝将这些地区真正拢为己有,征十分之一的税务,对河中剥削不算重的,就有可能征到五百万以上的迪勒木税务。二十万两银子,不值得唐朝动心,可是一百多万两、甚至两百万两银子呢?

当然,暴虐也有暴虐的副作用,整个河中地区,包括下吐火罗,就象一个火药桶一样,随时能爆发。不但河中地区,包括呼罗珊地区,百姓也在遭受着沉重的压迫。

对于这些情报,李威以前也听过一些。但来到西域后,才知道这么详细的情报。听完各个使者的哭诉后,李威将他们所说的整理了一遍。隐隐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但仅是时机。

可就在这时候,斥候回来了。

为了得到更准确更详细的情报,李威派出了许多斥候,甚至给了他们重金,深入到大食的几大都城巴格达、大马士革与麦地那。这些斥候回来会很晚,但有的斥候仅是刺探呼罗珊的情报,这也分成了深入与浅入两种,在呼罗珊周边地区刺探情报的斥候已带了消息返回。

而且绝对是利好的消息!

***:算不算塞资料?不过塞得好苦,手中十几本资料,说法不一,看得很头痛,简单的考证了一下,感觉最可靠的择了出来。算是为下面内容铺垫。后面章节尽量用零头补上来。

第八十三章 曙光(下)

第八十三章曙光(下)

斥候带回来的第一个消息,是大食核心区域的大约情况。

这个核心地带是指穆罕默德、阿布伯克与欧麦尔征服的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叙利亚、伊拉克大半、利比亚与埃及。大食在这里经营时间很长,属于大食人的根本。仅占据不到现在一半的大食疆域。后来的奥斯曼、阿里与阿维亚又征服了柏柏尔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法尔斯、呼罗珊、塞斯坦、马克兰、信德以及下吐火罗与花剌子模。

这些地区时有起义发生,属于大食可动摇的区域。

大食的核心区域实力如何,才决定了大食的真正实力。

原来在洛阳也问过,说法不一。到了碎叶以后,又询问了河中各国使者。河中各国属于松散的联盟性质,关系不是很交恶,但各自为国,注定了眼光浅。大多只知道大食人人如何入侵了,呼罗珊那个总督贪得无厌了。对大食的情况没有怎么去关注。

斥候便去了呼罗珊,伪装成商人,带了一些金银珠宝,与大食的权贵交好,从他们哪里套得口风。

大食人也没有想起来,也许听到唐朝军队入驻碎叶城,那是平定叛乱的,碎叶城离河中地区不远,可离呼罗珊还是很远的。况且这几十年来,唐朝一直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