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部分 (第1/4页)

侨谜欧扇バ寤ā�

这是第七点。

大食强大,可四面多敌,拜占庭人不说了,内部起义不停。比如北非,柏柏尔人让大食忽悠了,协助他们驱逐了拜占庭军队与***教,然而几年后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开始反抗。甚至被俘虏的柏柏尔人领袖库塞拉莫明其妙地逃走了,联合了仍驻扎在西部的少量拜占庭军队与自己的部族,反抗阿拉伯人。这些都是致命的因素,只要有足够的推力,就能让大食瓦解,当然,这个推力要强大,以拜占庭一国是不够的。所以得知了种种情报后,李威改变了政策,向大食发起进攻。

这是第八点,有了这八点,这一战注定了结果。

前面就到了乌浒河,西南风吹来了腥潮的河水气息。李威骑马来到河边,下了战马,还没有到五六七月汛期,乌浒河从高山雪原而来,涌带着地下水,水色澄清,几乎都泛着一道海水一样的蓝色。

河面宽阔,大约有近一千米宽,时不时有水鸟从上面掠过,带过一两声清脆的鸣叫。原来河道上也有船舶行驶的,但大战来临,所有船舶都停了下来,使乌浒河变得很安静。

又看了看对岸。

对岸的大食士兵没有想到唐军来得如此之快,显得很慌乱,在各个指挥将领吆喝下,继续在修建大营。

李威喊来了辛承嗣与薛讷,说道:“你们立即驰骋东线,支援骆务整。”

“喏。”

“辛承嗣,你虽是识字不多,导致你不能指挥更多军队,但勇猛同样也能杀出一个伯爵。”

“是!”辛承嗣立即挺直了腰杆,咧开嘴大笑。有了皇帝这句话,只要自己继续努力一下,未来就能成为大唐的伯爵了。试问整个唐朝,有多少人获得伯爵的爵位的。

“薛讷,此战你们左路是为关健,要经过一场血战,才能达到战略目标。去年冬天,你父亲在云州仅脱下一个面甲,就让突厥十万军队下马列拜,希望你也能象你父亲那样,立下赫赫功名。”

“是。”

“去吧。”

两人带着十几名侍卫,离开中营,向东营驰去。

此次唐朝军队兵发三路,中营是李威与李谨行统领,西路是郭元振统领,东路却让骆务整统领。这也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了,而且李威用战功与才能提拨将领,颇与当年刘裕相似,也鼓动了将士建功立业的动力。

左右两路军队很少,然而东路却成了此役的重心,人少,却几乎一大半是唐朝军队,还是从青海带过来的悍卒组成的。李威还怕战斗力不足,又调去了薛讷与辛承嗣两员勇将支援。

……

卜扎里夫也在看对岸。

唐朝军队来得这么快,出忽他的预料。自己手中动用的兵力不是很多,只有两万来人,好在有了乌浒河这道天险存在,唐朝军队要扎木筏子,与做小船,给自己喘息的时间。

一边向谋夫城求救,一边将各种军队调度起来。准确人数不知,但能看出唐军中路的兵力远远超过其他两路,所以将兵力集中在中路防御。

又一天过去了,唐朝人已经做好了许多小船,放在乌浒河畔,但是总督也快率援兵抵达了,卜扎里夫这才松了一口气。

很快天色又晚了下去,三路唐军迅速休息。

抢时间,一路赶得急,到了这里又要扎营,又要造船,士兵劳累,所以休息得早。卜扎里夫看到这种情况,很想率兵攻过对岸,不过考虑到对方势大,手中也缺少船舶,将大军迅速载过对岸,将这个念头打消。

到了三更时分,正睡得香,让侍卫喊醒:“将军,你快起来。”

卜扎里夫迅速穿好衣服,走出帐蓬。也有许多人惊醒过来,看着河对岸,只见河对岸人喊马嘶,灯火通明。登上了一个小土坡,继续眺望,借着月色,能隐隐看到对面的唐朝将士一个个穿好的盔甲,正在将大量的小船往河里推。

大约知道这么大动静,也没有什么遮挡的,唐军索性吹响了号角。

夜攻?

卜扎里夫连忙叫道:“集合,集合!”

一万多大食士兵立即匆匆忙忙地穿好盔甲,拿起武器,有的人将投石机推到河边。大食也有投石机,没有唐朝的先进,但比吐蕃投石机效果好。接着又能一队大食将士,站在投石机后面,举起弓弩,这是布第二道防线。

李威也在看,大约地借着月色能看清楚的,虽然里面夹杂着大量的波斯人,可是整个行军十分有序,看了后李威也额首。这样的军队,虽不及青海军队,但放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