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第1/2页)

扶苏适时安抚诸位: “若要正面应战,我大秦也并非灭不了赵国。只是举国之力出征太亏了一些,将军们不如多留点精力去攻伐其他四国。” 言下之意便是,将军们的能力我们大秦还是非常认可和称赞的。虽然这一次没能给你们充分的发挥空间,但那是将军们为了大秦保存国力做出了牺牲,我们都记得呢。 武将们听得心里舒服,心头的一点点小不悦也烟消云散了。 秦王政看了一眼儿子。 他自己不怎么擅长说好话安抚臣下,扶苏倒是信手拈来。也不知是在哪里练出来的口才,这么会拉拢人心。 哼,花言巧语。 扶苏偏头冲父亲眨眨眼,一副求夸奖的模样。 秦王政收回视线,矜傲地颔了颔首,算作认可。 众人假装没看见他们父子之间的眉眼官司,继续商讨战略。 “我们派去赵国的人已经开始散布李牧有二心的谣言了,然李牧如今身处代地,不一定知道这件事。” 事实上秦国就是仗着李牧离邯郸远听不见这边的流言,这才肆无忌惮。等回头大军压境了,赵王急命李牧过来主持大局,那个时候李牧大概也没空去听底下的传言。 流言的事情也是扶苏这边负责的。 他借巴清的手联合了秦国之前就安插在各国的探子,组成了一张严密的情报网。无论是打探消息还是散播流言等,做起来都十分方便。 扶苏便取出了对应的奏报给众人传阅: “如今邯郸民间还不是很信这番说辞,我便令他们不要大张旗鼓地宣传。” 这种没影的消息若是传得太沸沸扬扬,反而显得假。就要这种似有若无的,大家都不相信,那才是最佳铺垫呢。 “我让郭开将这则流言作为笑话说给了赵王迁听,赵王为人糊涂,却也有猜忌之心。现在他只当是笑话,等时机成熟,他会自己生出忌惮来。” 而所谓的时机成熟,便是接下来的了。” 李牧败得越惨,流言就越有可信度。 毕竟那可是李牧!上次秦国攻赵直接把秦国狠狠打回去的李牧!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败了?一定是李牧放水了! 扶苏笑着赞同: “正是如此,若打败仗的次数多一些,流言就能越快地取信赵王。” 只是如何让李牧吃败仗,还得败得很惨呢?他可不是普通将领,没那么容易打败。 众人苦思冥想。 秦王政淡定地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没有参与到思考中去。 若是以往,他这个不懂战争的门外汉肯定要跟着想一想的。虽然没什么用,主打一个重在参与。 但现在嘛,有儿子,那就让儿子想去。他只要等大家讨论出个合适的方案就好了,压榨儿子确实很快乐。 不过秦王政很困惑,用眼神询问儿子:你会打仗? 扶苏回以一个谦虚的眼神:一点点。 秦王政:? 扶苏:_ 让扶苏带兵打仗,那他肯定是不行的。但作为大秦最无可挑剔的太子,他也不允许自己一点都不懂。 所以登基之后,扶苏痛定思痛,决定补上这个短板。他把身边没派出去打仗的将领抓来,隔三差五讨论一番战术。 学习这个就当是处理政务之余的放松了。 所以扶苏说是会一点点,那还真是只会一点点。而且会的是结合庙堂权谋的那一点,简单点说就是很会利用战争搞阴谋诡计。 就比如现在,怎么才能营造出李牧放水打败仗的局面。 专业不对口的大将们抓耳挠腮,讨论到最后也只讨论出了: “小型战役可以让李牧吃败仗,毕竟李牧的主力军不会放在那里。但是这种小型战役的败仗,拿去说实在是没什么说服力。” 将军里的老狐狸就那么几个,王翦不肯开口,李崇不在这边。剩下的中年将领和青年将领都差点火候,想得头都要大了。 大家齐齐看向王翦寻求答案,结果王翦这老家伙也跟着做出茫然的表情,煞有介事地请长公子解答。 众人:“……” 演的还挺像模像样。 扶苏只好提醒道: “赵王迁根本就不懂战事,他甚至看不出来哪一座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一个合格的君王,可以不会带兵打仗,但是不能连自己手里什么城池是绝对不能割让出去的都分不清。 武将们天生就擅长分辨城池的重要性,所以很难想象怎么有人会不懂这么基础的东西。可他赵王迁还就是一点都不懂,是个彻彻底底的门外汉。 昏聩如燕王喜尚且知道燕国都城旁边的督亢之地不能割给秦国呢。 赵王迁的话,大概只知道赵都邯郸是不能让人攻破的。 武将们:“……” 这就很难评。 扶苏似乎还嫌众人受到的冲击不够,继续往下分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