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堪承受?!如果不是专门的探险家、科考工作者,大体也只能是理性地跑马观花一下,充其量尽量争取多看几处力所能及的景点而已。

化石沙丘区,在入口处不远的地方,穿过一条不长的二旁巨石矗立的公园路就到了。一些象形的奇石,如“三閒话”、“绵羊石”,真是煞有介事,栩栩如生的。“三閒话”,是在巨石上矗立着的一块三人连体的象形人体石块,顶部相应人头位置的三块石头都朝向同一个中心点,像煞是三个人在交头接耳说人闲话。“绵羊石”,我有些不明白其名字的来历?不过,现在巨石顶部匍匐着的象形雄狮,倒真是惟妙惟肖的!难道以前它更形似一头绵羊?日复一日,风雕雨蚀的变化,暗藏着“女大十八变”的玄机,很耐人寻味。正所谓“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之谓矣!至于“飞来石”,一块重达数十吨的石块,矗立在一块顶部收小、“遍体鳞伤”石块剥落的锥形巨石上;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像煞是一只海豹蹲坐着,头部前伸顶着个锥形物。如许重负,可堪承受;要不人们都是在杞人忧天了!

石窗区,有二条可通向南、北窗拱石的步行道。我们由一条近道上去,走到一半路程的地方,前方山崖绝壁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很大的窗口石拱;回头则可望见有一个石窗的炮台拱。我们一路爬坡,一路变换方位拍照,两边的二个石拱都只能看到一个窗口。但是导游已告诉过我们,应该有二个窗口。怎么也看不到二个窗口,很是狐疑?有些扫兴而返的味道。由另一条路返回,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只见前方造型特异的炮台拱明显地现出了大小二个窗口来。掉头回望一下,南、北窗拱石二个大窗口历历在目,非常清晰。赶忙再拍几张照片,捕捉这美好、奇异的镜头,也暗自庆幸自己不走老路的侥幸;否则,徒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讥!

艳阳高照,冒着40多度高温的酷暑,穿着件防晒的长袖T桖衫,漫步在这除了沙漠植物外,毫无遮掩的沙丘上,浑身发热,但干燥不出汗,并没有什么特别不适的感觉;否则,在其他地方,怕应早已是汗流浃背,狼狈不堪了。在如此旷野、荒凉的地方观光,与其说是休闲,不如説是一种类似探险、地质考察的学习,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古老和沧桑。

以此感悟吾生之有限,而天地无穷!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2007年9月12日(星期三) txt小说上传分享

颠马山纪念馆

颠马山纪念馆

无独有偶,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馆的“前无古人”,却引来了雷暴云砧山(Thunderhead Mountain)的“后有来者”!1948年,拉什莫尔山总统巨像落成后的第7个年头,另一座更大规模的山体雕像——颠马纪念馆在雷暴云砧山开工了。从此,人们干脆直呼此山为颠马山;山顶上颠马酋长的立体雕像,也就是颠马山纪念馆了。

颠马(Crazy horse)是一个出身黑山的苏(Sioux)族印地安人酋长,印地安人心目中为维护土著居民的生存权力而与美国联邦政府军队英勇战斗的传奇英雄。印地安人首领亨利。立熊()选他为原型的目的,是要向白种人昭示,红色人种的印地安人也不乏伟大的英雄。英武洒脱的颠马酋长,披发、赤膊、跨马驰骋的三维立体雕像的1/34原型石膏模型;把左手手臂伸得笔直,遥指前方,回答着白人带嘲讽口吻的提问“你们的土地现在何方?”:“我们的土地就是偃卧着我们英雄的死难者战死疆场的安息地!”

颠马山立体雕像之大,堪称是世界之最了!整个雕像,长641英尺(米),高563英尺(米),头部英尺(米),而且是三维立体的,工程巨大无比。光是一个头部就有9层楼高,雕刻整整花了50个年头。在1998年6月3日,距第一次引爆50周年的纪念庆典活动时,颠马酋长头部的面像终于揭幕面世了。今年已是第59个年头了。7月16日当我们造访拉什莫尔山总统巨像,途经此景时,随团导游专门介绍了此景点,征求大家的意见;如果有兴趣可以带大家顺道去参观一下,但需每人支付20美元的门票费。对此,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导游还介绍说,颠马山纪念馆是一项由民间私人筹办的非赢利性的文化教育、慈善博爱工程,不接受政府的赞助,经济来源主要是募捐款项,因此资金比较短缺、匮乏,某种程度上也延缓了工程的进度。自从颠马酋长头部面像完工面世后,作为一个景观,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观赏价值。更有许多热心人建议不妨开放参观,收取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