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建《宫词》“楼前立仗看【宣赦】,万岁声长再拜齐”。由此可知,曹宣、贾赦、贾环同指一人。这个人是谁呢?从“兮思帝乡,龙门不见兮”分析,他是一个离开帝都的人,“龙门”指皇宫,他曾经从那里出来,现在思念回去。宋文还有“明堂肆赦”一词,作者也可能借“肆”隐指皇四子。

贾赦是贾代善与贾母的长子,而礼亲王代善,是拥立太宗第九子福临为嗣皇帝德高望重的人物,就皇四子与代善的关系论,虽属叔伯祖孙关系,但曹寅将祖父、父亲合并设计辈分,作为皇四子的父辈,未尝不可。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一段文字内所含人名,经我谐音倒读,发现其本意与皇四子有关。“只见宝玉的奶兄李贵和王荣【荣王活鬼,你兄】,张若锦【今若长宫】、赵亦华【早已花】、钱启、周瑞【欠契找谁】六个人…”批语云:“作者真笔似游龙【毙死幼龙】,变幻莫测【便返母侧】,非细究至再三再四不计其数【非惜舅至再三,仔四不继其寿】,哪能领会也,叹叹。”这段文字已将皇四子被救出宫外的大致经过交代清楚了。“惜舅”显然指当时的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他是董鄂的兄弟。他可能也参加了藏匿外甥的行动。查清代至乾隆朝止的皇子中,被封为荣亲王者,除了顺治四子外,就是乾隆五子永琪了。不过永琪死于乾隆三十一年,曹寅没有活到那一年,可以排除。故作为宝玉兄弟的荣王,就只能是顺治四子这个不见正史记载的和硕荣亲王了。

《红楼梦》第三回中,黛玉初到荣国府时,“向南大厅之后,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荣禧堂”,“荣禧”二字的来历,除了影射皇四子,还影射顺治第七子隆禧,他是顺治最小的儿子,只活了二十岁。曹寅各取一字为“荣禧”堂名,就是为了纪念这两个薄命王子。

此外,贾琏有心腹小童隆儿,贾珍有心腹小童喜儿,二人之名合在一起则为“隆喜”,作者通过隆、喜二小童在马棚相遇一段场景的描写,借用唐高宗皇七子李显和皇八子李旦“二马不同槽”之典故,影射康熙兄弟不能相容。可见作者不仅用字讲究,而且寓意不只一种,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字词读出背后的历史来。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第三次下江南,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六十八岁高龄的孙氏趋前觐见,康熙见之“色喜”,还当着许多臣下慰劳孙氏:“此吾家老人也”。四月初十那天,康熙挥毫写下了“萱瑞堂”的大匾相赠,当时冯景写了《御书萱瑞堂记》以记其事。历来的红学家,为了弄清康熙与曹家这种特殊情结的渊源,试图从冯记中“会庭中萱花盛开”寻找答案,居然提出“萱花那时是否真的盛开了”这样幼稚的问题。殊不知,这“萱瑞堂”的“萱”字,即指曹宣。康熙御题此匾,寓意深刻,他当然知道皇当年“夭折”的皇四子还生活在曹家,但是,再让他回归皇宫是绝然不行的。他题匾的用意无非是:您老人家就好好养着他吧,曹宣会给你们家带来好运的。当时,康熙担心的是,曹宣一旦暴露皇子身份,必然朝野震惊,他继承皇位是否合祖制,难免引起人们各种猜测与质疑。

这样一来,贾环灯谜所隐含的意思又有新解了。“大哥有角只八个”指顺治本有八个儿子。“二哥有角只两根”:“根”谐“庚”,到康熙这一代,只剩俺哥俩二人幸存于世。“大哥爱在床上坐”:你康熙就象枕头,整天呆在屋子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可以高枕无忧了。“二哥爱在屋上蹲”:而我却好比屋顶上的兽头,只作为皇室的象征,披星戴月,日晒夜露,早已在人们记忆中淡忘。这是一个制作得十分精妙的谜语,难怪庚辰本批批曰:“诸卿勿笑,难为作者模拟”;“亏他好才情,怎么想来?”曹宣苟活于人世,憋着满腹倒不出的苦水,曹寅便借助他的《红楼梦》,替他鸣冤叫屈。

贾赦原型是曹宣的直接证据,在于他的生日。关于曹宣的生日,《楝亭诗钞》卷三《支俸金铸酒口一枚寄二弟生辰》“百花同日著新绯”句下小注云:“生辰同花生日。”唐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宋时东京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各朝代所指不一,我认为曹寅在诗中,只是泛指,他并不知道董鄂妃生皇四子具体是哪一天。关于四子的来历,是他成年后从孙氏口中听来的,而孙氏或者晚年失忆,或原本弄不清,故只依稀记得是二月下旬的某日抱入曹府。官方史料记载的皇四子死亡日期是1658年正月24日(阳历2月25日),正是花朝节之后,与曹寅记忆中的曹宣生日相当。曹寅对曹宣生日的模糊记忆,并以皇四子抱入曹家的那天作为曹宣的生日,正是“曹宣非孙氏所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